[实用新型]一种天线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4623.7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9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思文;蓝江鹏;刘志辉;徐凯;范广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耀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调节机构 刻度标识 天线支架 高度调节机构 天线 本实用新型 天线性能测试 被测设备 测试领域 固定天线 水平距离 性能测试 电波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领域,公开了一种天线支架。本实用新型中的天线支架,包括:高度调节机构和水平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设置有用于标识高度的第一刻度标识,用于固定天线,以及根据第一刻度标识调节天线在垂直方向上所处的位置;水平调节机构与高度调节机构连接,水平调节机构设置有用于标识水平距离的第二刻度标识,水平调节机构用于根据第二刻度标识调节天线在水平方向上所处的位置。本实施方式中的天线支架,使得在电波暗室内对天线进行性能测试时,可以快速、准确的调整天线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类型的被测设备,提高对天线性能测试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支架。
背景技术
天线性能的测试涉及多个指标,需要做室内与室外多个项目的测试。而室内测试一般在电波暗室内进行,对天线进行测量和校准,在校准天线的过程中,需要天线精确、牢固的固定在指定位置上。
目前随着智能设备的不断增加,在智能设备的天线性能进行测试时,由于被测设备的种类不同,外形不规则,因而需要在电波暗室中不断调整天线的位置,以便可以适应不同的被测设备。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电波暗室内进行天线性能测试时,通过移动用于固定天线的天线支架以达到实现天线的水平调整,但是,由于天线支架移动不方便,造成对天线的水平调整不方便且不易定位。而对天线进行垂直方向的调整时,由于定位不准确,造成在上下调节时,调整天线的时间长,降低了对天线性能的测试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支架,使得在电波暗室内对天线进行性能测试时,可以快速、准确的调整天线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类型的被测设备,提高对天线性能测试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天线支架,包括:高度调节机构和水平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设置有用于标识高度的第一刻度标识,用于固定天线,以及根据第一刻度标识调节天线在垂直方向上所处的位置;水平调节机构与高度调节机构连接,水平调节机构设置有用于标识水平距离的第二刻度标识,水平调节机构用于根据第二刻度标识调节天线在水平方向上所处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对天线进行高度调节时,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上的第一刻度标识,可以快速、准确的对天线进行高度调节,从而实现对天线在垂直方向上的精确定位;通过水平调节机构调节天线在水平方向上所处的位置,且通过第二刻度标识,可以快速、准确的对天线在水平方向上所处的位置进行调整、定位,从而缩短调整天线位置的时间,以及增强对天线位置调整的准确性,提高了天线性能测试的测试效率。
另外,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部和天线固定部;调节部包括主杆和一壳体,主杆在壳体内上下移动,其中,第一刻度标识设置于壳体上;天线固定部设置在主杆的顶部,与主杆为可拆卸连接。天线固定部设置在主杆的顶部,使得主杆在壳体内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天线上下移动,实现了对天线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的调节;天线固定部与主杆为可拆卸连接,使得该天线支架可应用于不同型号的天线。
另外,壳体上设置有镂空区域,镂空区域与水平面垂直,且第一刻度标识靠近镂空区域;主杆设置有一凸起部,凸起部靠近主杆底部;凸起部在镂空区域内上下移动带动主杆在壳体内上下移动,其中,主杆通过螺丝固定于壳体。主杆上设置凸起部,便于对主杆在壳体内上下移动的调整。
另外,水平调节机构内设置有凹槽,第二刻度标识设置在凹槽的外侧;高度调节机构根据第二刻度标识,沿凹槽的走向水平移动带动天线在水平方向移动。第二刻度标识设置在凹槽的外侧,以便精确调整高度调节机构通过凹槽水平移动的距离,同时,在水平机构设置凹槽,使得高度调节机构通过凹槽可以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另外,凹槽为十字形凹槽;壳体底部契合于凹槽内,沿该十字形凹槽的走向水平移动。十字形凹槽涉及了水平的四个方向,满足对天线的水平调整,且十字形凹槽设置简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耀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同耀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46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频基站天线及其低频辐射单元
- 下一篇:连接组件、天线组件、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