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景观河道可移动绿化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4212.8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4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智美 |
主分类号: | A01G22/60 | 分类号: | A01G22/6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曹绍文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杆 绿化带 支撑杆 连接杆 可移动绿化带 本实用新型 景观河道 一端连接 转轮 分层设置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景观河道可移动绿化带,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下方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远离远离横杆的一端连接有转轮,所述横杆上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横杆的中部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远离横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绿化带。通过将绿化带设置在横杆上,并在支撑杆上连接有带转轮的第一支撑杆,实现了绿化带的移动。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绿化带的移动,以及对绿化带进行水平方向展开或者分层设置。且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绿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景观河道可移动绿化带。
背景技术
绿化带,是指供绿化的条形地带。可以消除视觉疲劳、净化环境等作用。景观河道绿化带主要有景观美化作用,给游客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目前的景观河道中设置的绿化带通常是直接种植在地面上,一旦种植后便无法移动,但随着河流改道、景区的扩建、改建,不得不将绿化带移走或破坏掉,造成人力、财力、物力上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景观河道可移动绿化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景观河道可移动绿化带,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下方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远离远离横杆的一端连接有转轮,所述横杆上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横杆的中部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远离横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绿化带,所述横杆上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位置铰接有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上远离所述横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二绿化带,所述第二绿化带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铰接部位同时铰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绿化带上靠近所述第一绿化带的一侧设有插孔,所述第四连接杆上远离横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三绿化带,所述第三绿化带与所述第四连接杆铰接部位同时铰接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绿化带上靠近所述第一绿化带的一侧铰接有插头,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孔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转轮的数量均为4个,且所述转轮上设有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的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插头与第三绿化带通过螺纹连接,且在所述插头上设有外螺纹,在第三绿化带上设有与插头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上均设有通孔,且在所述横杆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通孔匹配的圆柱销,所述圆柱销螺纹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横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绿化带设置在横杆上,并在支撑杆上连接有带转轮的第一支撑杆,实现了绿化带的移动;第三连接杆的两端铰接有横杆和第二绿化带,第四连接杆的两端铰接有横杆和第三绿化带,并且在第二绿化带和第三绿化带的侧面设有相匹配的插头和插孔,实现了当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均与横杆垂直的时候第二绿化带与第三绿化带的合拢;通过在第二绿化带和第三绿化带上设有带通孔的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以及横杆上与通孔相匹配的圆柱销,实现了第二绿化带和第三绿化带在与第一绿化带同一水平方向上的固定。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绿化带的移动,以及对绿化带进行水平方向展开或者分层设置。且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景观河道可移动绿化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景观河道可移动绿化带的第三支撑杆与圆柱销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智美,未经李智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42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园草坪结构
- 下一篇:一种园林树木移植用根部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