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路灯单灯控制器的壳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3075.6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9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廖志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正力通用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F21V23/00;B05C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李东来;冼俊鹏 |
地址: | 51145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板 路灯单灯控制器 壳体结构 灌胶 螺杆 螺母 管形本体 配件 孔径大于螺杆 本实用新型 安装方便 标准型材 可加工性 两端敞开 两端封板 螺杆两端 配对使用 整体刚性 封闭管 对管 固紧 管形 通孔 压紧 挤压 体内 压迫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路灯单灯控制器的壳体结构包括:两端敞开的管形本体、用于封闭管形本体两端的封板、在管形本体内贯穿于管形本体两端封板的螺杆、以及与螺杆配对使用并固紧封板的螺母;所述封板的端部设有孔径大于螺杆直径的通孔。所有配件的现场可加工性很强,且均为标准型材构成配件,成本低廉安装方便。两侧的封板通过螺杆相连,在螺杆两端通过螺母压紧,可对管形本体进一步压迫以增加灌胶后路灯单灯控制器的壳体结构的整体刚性,可以辅助挤压灌胶后形成的部分空隙,从而降低了灌胶精度和操作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共照明装置的壳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路灯单灯控制器的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路灯单灯控制器的壳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两端上翻的底片110、两端下翻的盖片120、四角带有螺丝102的侧片130。盖片120盖合于底片110上方,左右两侧的开口由两片侧片130封闭,形成长方体,用于容纳控制路灯单灯的PCB板。在盖片120和底片110翻起的角部分别设置螺口101,所述的螺口101在组装的时候与螺丝102配对使用。
现有技术中的路灯单灯控制器的壳体结构的装配过程如下:1、将盖片下翻部包覆于底片上翻部的正上方,然后左右移动盖片使盖片与底片左右两侧对齐。2、将第二块侧片通过螺丝与对应螺口的关系安装于盖片与底片的一侧,封闭对应开口。3、将PCB板插入尚未完全封闭的路灯单灯控制器的壳体结构内部。4、将尚未完全封闭的路灯单灯控制器的壳体结构手动竖直,使具有开口的一端向上。5、从开口处往路灯单灯控制器的壳体结构内部灌胶填充空隙。灌胶过程中必须人工扶持开口处的盖片和底片,因为在开口处没有固定机构,灌胶时容易使三片结构的路灯单灯控制器的壳体结构松散变形。6、最后将第一块侧片通过螺丝与对应螺口的关系安装于盖片与底片的另一侧,完成装配过程。
现有技术中的路灯单灯控制器的壳体结构及其装配工艺具有以下缺陷:1、盖片和底片的翻起部、螺口,以及设有螺丝的侧片,均需要预先定制。全部为非标配件,使用非标配件自然带来成本升高,且配件的施工现场可加工性低。2、安装步骤繁复。3、灌装过程中的结构刚性不足,需要人工维持开口处的稳定性。4、左右两块侧片互相独立,在灌胶完成后无法对内部进行压逼。因此灌胶的过程精度要求更高,否则路灯单灯控制器的壳体结构内部会有较多空隙。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标准化配件构成、具有足够刚性、且能自身挤压空隙的路灯单灯控制器的壳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路灯单灯控制器的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敞开的管形本体,在管形本体两敞开端各设置有封板,管形本体内侧的边缘设置多个螺杆,各螺杆两端分别贯穿封板,通过螺母将封板压紧于管形本体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路灯单灯控制器的壳体结构,利用矩形空心的标准型材作为管形本体,然后用封板封闭两端开口即可组成。封板的通孔可根据所使用的螺杆尺寸现场开孔、管形本体可在施工现场直接从较长的标准型材中截取、螺杆的长度也可以在施工现场根据截取的管形本体长度再从较长的螺杆上按需截短。所有配件的现场可加工性很强,且均为标准型材构成配件,成本低廉安装方便。两侧的封板通过螺杆相连,在螺杆两端通过螺母压紧,可对管形本体进一步压迫以增加灌胶后路灯单灯控制器的壳体结构的整体刚性,可对内部部件提供更好的保护,同时,压紧在管形本体两端的封板还可以辅助挤压灌胶后形成的部分空隙,从而降低了灌胶精度和操作难度。另外,灌胶时将管形本体竖立,本体内安装控制板也处于竖立装置下,从管形本体面积较小的端面进行灌胶,也即从控制板的侧端进行灌胶,其利用灌封胶的自重及流动性能够更好的保证对整个控制板的封闭,同时也能很好的保证控制板两侧元器件的灌封的可靠性与均匀性,灌封效果佳,灌胶效率也更高。
由于管形本体为标准型材中截出,不再具有分离式的底片和盖片,因此在灌胶的时候无需再由人工扶持灌胶口。
所述的管形本体任一外侧壁设有翻夹,所述的翻夹用于管形本体的对外挂接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正力通用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正力通用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30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