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小提琴的腮托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1990.1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1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以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以一 |
主分类号: | G10D3/18 | 分类号: | G10D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1464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腮托 液体填充 肩托 固定板 柔软度 小提琴 本实用新型 气囊 空腔 通孔 肩膀 透气布料 透气性能 海绵层 液体球 连通 皮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小提琴的腮托,包括腮托和肩托,所述肩托位于腮托下方,所述腮托和肩托内均设有固定板,所述腮托内位于固定板一侧设有液体填充袋,以及液体填充袋一侧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上设有通孔,所述腮托连通通孔的表面设有透气布料层,所述肩托位于固定板一侧设有气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腮托内设置液体填充袋,便于利用液体填充袋来增加柔软度,使得使用效果更佳,且通过在液体填充袋一侧设置利用通孔连通表面的空腔,便于在保持柔软度的同时增加透气性能,避免长时间接触,带来皮肤的不适,通过在气囊内设置液体球,并结合海绵层增加柔软度,使得小提琴长时间搭在肩膀上时,不易磕到肩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提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小提琴的腮托。
背景技术
小提琴不仅是管弦乐队中最重要的乐器,既能奏出悠扬如诗般的曲调,又有时让人感到眼花缭乱。小提琴比其它的乐器更有人情味儿,它比较接近人声。小提琴振动人们的心灵,鼓起人们的想象。
众所周知,腮托作为精巧的弦乐器:小提琴和中提琴的一部分,主要使得小提琴手在演奏时更容易保持乐器,但是现有的小提琴的腮托结构简单,长时间与人体接触容易产生不适感,且容易使得皮肤不透气,搭在肩膀上会磕到身体。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小提琴的腮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小提琴的腮托,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小提琴的腮托,包括腮托和肩托,所述肩托位于腮托下方,所述腮托和肩托内均设有固定板,所述腮托内位于固定板一侧设有液体填充袋,以及液体填充袋一侧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上设有通孔,所述腮托连通通孔的表面设有透气布料层,所述肩托位于固定板一侧设有气囊,且气囊内设有多组所述液体球。
进一步地,所述腮托一侧固定连接一号L型连接杆,所述肩托一侧固定连接二号L型连接杆,所述一号L型连接杆和二号L型连接杆尾端均设有螺纹,且一号L型连接杆和二号L型连接杆通过空心环连接,所述一号L型连接杆和二号L型连接杆与空心环内壁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环、一号L型连接杆和二号L型连接杆上设有插销孔,且插销孔内插接有插销,所述一号L型连接杆和二号L型连接杆上的插销孔设置有多组。
进一步地,所述腮托和肩托与琴面接触的表面设有支撑柱。
进一步地,所述腮托和肩托之间通过一号L型连接杆、二号L型连接杆和空心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腮托内设置液体填充袋,便于利用液体填充袋来增加柔软度,使得使用效果更佳,且通过在液体填充袋一侧设置利用通孔连通表面的空腔,便于在保持柔软度的同时增加透气性能,避免长时间接触,带来皮肤的不适。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肩托内设置气囊,并在气囊内设置液体球,并结合海绵层增加柔软度,使得小提琴长时间搭在肩膀上时,不易磕到肩膀。
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一号L型连接杆和二号L型连接杆的尾端设置螺纹,并利用空心环将两者之间进行连接,便于根据小提琴琴箱的厚度进行调节,使得腮托和肩托相互之间卡紧琴箱,且腮托和肩托与琴箱接触的表面设置支撑柱,减少与琴箱表面的接触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小提琴的腮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小提琴的腮托的一号L型连接杆和二号L型连接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小提琴的腮托的腮托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以一,未经张以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19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