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电梯的对重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1314.4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9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新日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7/12 | 分类号: | B66B17/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1 | 代理人: | 罗雄燕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重轮 横梁 本实用新型 对重架 立柱 电梯 承重能力 上端 固定板 应用 装卸 悬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梯的对重轮结构,其包括:对重架,所述对重架包括两个相对的立柱,及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柱上端的横梁;对重轮,所述对重轮通过设置在所述横梁两侧的固定板悬挂在所述横梁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对重轮结构便于装卸,并且不损坏横梁的整体结构,避免了对横梁的承重能力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梯的对重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升降电梯的轿厢、曳引轮、对重架通过一曳引绳连接,其中,对重架上设置有一对重轮用于与曳引绳连接;通常,对重轮通过一轴承穿过对重架上的横梁固定在其上。但是,上述设计,需要在对重架横梁上开设两个用于放置对重轮轴承的孔,从而对横梁造成永久性的损坏,影响横梁的承重能力。此外,上述设计也使的对重轮不便于装卸。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电梯的对重轮结构,旨在公开一种不影响横梁承重能力、且便于装卸的对重轮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电梯的对重轮结构,其包括:
对重架,所述对重架包括两个相对的立柱,及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柱上端的横梁;
对重轮,所述对重轮通过设置在所述横梁两侧的固定板悬挂在所述横梁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相对的固定在所述横梁的两侧;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部固定在所述横梁的两侧,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部探出所述横梁的下端面。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承载对重轮的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同轴设置。
优选的,所述对重轮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固定孔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对重轮通过两固定板悬挂在所述横梁上,从而不会对横梁造成永久性的损伤,并且便于装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电梯的对重轮结构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电梯的对重轮结构,请参加图1,如图所示,所述对重轮结构包括:
对重架10,所述对重架10包括两个相对的立柱11,及设置在两个所述立柱11上端的横梁12;
对重轮20,所述对重轮20通过设置在所述横梁12两侧的固定板22悬挂在所述横梁12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对重轮20通过固定板22悬挂在所述横梁12上,从而无需在横梁上开设用于固定对重轮20的孔,不会对横梁造成损伤,不影响横梁12的承重能力;此外,当需要装、卸对重轮20时,只需拆卸一个侧边的固定板22即可对对重轮21进行装卸;
另外,所述对重轮20处于两立柱11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22相对的固定在所述横梁12的两侧;所述固定板22的上端部固定在所述横梁12的两侧,所述固定板22的下端部探出所述横梁12的下端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22分为上端部与下端部,其中上端部与横梁12的侧面螺纹连接,下端部探出横梁12的下端面用于固定对重轮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新日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新日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13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