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粘度油墨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70598.5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4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苏启顺;宋肖肖;苏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利特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01 | 分类号: | B01D29/01;B01D29/96 |
代理公司: | 济宁汇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4 | 代理人: | 葛东升 |
地址: | 272211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胡集镇***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墨池 墨桶 卡接部 支杆 高粘度油墨 上端 过滤器 过滤片 侧端 加工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拆卸清洗 对称设置 过滤处理 可拆卸的 油墨产品 活动端 上表面 底端 刮刀 铰接 销轴 油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粘度油墨过滤器,属于油墨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蓄墨桶,其特征在于,蓄墨桶上方设置有V型结构的加墨池,加墨池中下部卡设在蓄墨桶的上端,加墨池与蓄墨桶的卡接处对称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包括设置在蓄墨桶上端的第一基座及设置在加墨池侧端面上的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活动端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基座以铰接的方式相连接,第二卡接部包括设置在蓄墨桶上端的第二基座及设置在加墨池侧端面上的第二支杆,第二支杆与第二基座之间以可拆卸的方式相连接;加墨池的底端设置有过滤片,过滤片上表面设置有挤墨刮刀;具有结构简单、拆卸清洗方便的优点,适用于少量油墨及高粘度油墨的过滤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墨产品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高粘度油墨过滤器。
背景技术
目前,油墨的过滤处理普遍采用过滤网的方式,而对于颗粒较大的过滤物滞留于过滤网的表面,为保证过滤网的过滤效率,现有技术必须依靠人工定时刮掉滞留的过滤物,人工成本高且工作效率低。为此,申请号为201520875078.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新式油墨过滤机,设置了卧式过滤组件,包括从前至后依次排布的挤出筒体、中间连接器、减速电机,挤出筒体芯部的挤出过滤腔室内嵌装挤出螺杆,减速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挤出螺杆后端部驱动连接,挤出筒体后端部的进料口正上方装设进料斗,进料斗的落料孔与挤出筒体的进料口连通;挤出过滤腔室前端开口处装设过滤网,过滤网与挤出螺杆前端部之间装设刮料器,刮料器与挤出螺杆前端部之间装设弹簧,刮料器前端面与过滤网接触。
上述结构中,油墨经进料斗进入挤出筒体,并由挤出螺杆推进送料及刮料器的配合,能够自动完成过滤处理,尤其适用于油墨的大批量生产操作。但是,该结构采用了卧式结构并由挤出螺杆将料推至过滤网处,对于实验室中所需的对少量油墨的过滤操作,该结构并不适用,油墨无法填充挤出筒体,出料均匀性和连续性差;其次,当过滤高粘度油墨时,由于油墨流动性差,油墨的滤出仅仅依靠刮料器沿水平方向将被推送至过滤网处的油墨刮出过滤,过滤效率极低;另外,此类结构比较复杂、配件较多,再加上油墨本身较粘稠的特性,导致过滤器清洗非常困难,清洗劳动强度高,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粘度油墨过滤器,结构简单,拆卸清洗方便,适用于少量油墨及高粘度油墨的过滤处理。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粘度油墨过滤器,包括蓄墨桶,其特征在于,蓄墨桶下端设置有放墨开关,蓄墨桶设置为开口向上且上部设置为横截面呈圆形,蓄墨桶上方设置有V型结构的加墨池,加墨池中下部卡设在蓄墨桶的上端,加墨池与蓄墨桶的卡接处对称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设置在蓄墨桶上端的第一基座及设置在加墨池侧端面上的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活动端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基座以铰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设置在蓄墨桶上端的第二基座及设置在加墨池侧端面上的第二支杆,第二支杆与第二基座之间以可拆卸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加墨池的底端设置有过滤片,过滤片上表面设置有挤墨刮刀,挤墨刮刀上方设置有电机,挤墨刮刀通过转轴与电机相连,电机上方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挤墨刮刀表面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升降机构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座通过第一螺栓与第一支杆铰接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座设置为底端与蓄墨桶固定连接且开口向上的U型结构,第一基座侧端面上对应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支杆下部设置在U型结构之间且表面设置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一螺栓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将第一基座和第一支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基座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二支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基座设置为竖直方向的一组夹板,夹板表面对应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二支杆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夹板中间且上端与加墨池固定连接,第二支杆表面设置有与第三通孔相对应的第四通孔,第二螺栓穿过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将第二基座和第二支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利特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金利特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705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