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叉臂托举式牵引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9745.7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3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何远;李荐民;李洪旗;李玉兰;王强强;李元景;陈志强;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49/00 | 分类号: | B62D49/00;B60S13/00;B60S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阚梓瑄;王卫忠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叉臂 后叉臂 托板 驱动组件 传动件 牵引车 托举式 叉臂 车体 水平直线移动 本实用新型 前动力装置 动力装置 升降装置 水平转动 组件包括 转动 中心线两侧 驱动 驱动托板 托板两侧 缩回 活动地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叉臂托举式牵引车。本实用新型的叉臂托举式牵引车包括车体、托板、升降装置、前叉臂组件、后叉臂组件、前叉臂驱动组件和后叉臂驱动组件。车体活动地设于一通道。托板设于车体上方。升降装置能驱动托板升/降。前叉臂组件包括设于托板且能水平转动的两个前叉臂。后前叉臂组件包括设于托板且能水平转动的两个后叉臂,两个前叉臂和两个后叉臂均分居通道的中心线两侧且均能从托板两侧伸出或缩回。前叉臂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托板的前传动件和前动力装置,前动力装置能驱动前传动件水平直线移动,使两个前叉臂转动。后叉臂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托板的后传动件和后动力装置,后动力装置能驱动后传动件水平直线移动,使两个后叉臂转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叉臂托举式牵引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车辆安全检查、汽车维修、交通管理等领域,经常需要在不启动车辆的情况下对待检测车辆、故障车辆或占道车辆等进行移动。其中,牵引车是使车辆移动的必不可少的牵引工具。现有的牵引车一般包括车体、托板和多个叉臂等,车体可在地面上或专门的通道内移动;托板设于车体上并可在一油缸的驱动下升降,多个叉臂可水平设于托板上,可通过若干电机等驱动装置驱动各个叉臂在水平面内转动,从而使叉臂伸出车体,以便托举待移动的车辆的车轮。
但是,现有的牵引车通常需要使用多个电机或等驱动装置,以便一一对应的驱动多个叉臂转动,这使得牵引车的结构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同时,由于叉臂需要在水平面内转动,因而电机等驱动装置需要竖直设置,使牵引车的高度增加,难以对底盘较低的车辆进行托举,且在牵引车行驶至车辆下方的过程中,容易与车辆的底盘发生干涉,造成车辆损坏。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简化结构、降低高度和成本的叉臂托举式牵引车。
本实用新型的额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变得显然,或者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叉臂托举式牵引车,包括车体、托板、升降装置、前叉臂组件、后叉臂组件、前叉臂驱动组件和后叉臂驱动组件。所述车体可活动地设于一通道。所述托板设于所述车体上方。所述升降装置设于所述车体与所述托板之间,用于驱动所述托板升/降。所述前叉臂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托板上的两个前叉臂,两个所述前叉臂分居所述车体的纵向中心线两侧并能在水平面内转动,以从所述托板的两侧伸出或缩回,所述后叉臂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托板上的两个后叉臂,两个所述后叉臂分居所述纵向中心线两侧并能在水平面内转动,以从所述托板的两侧伸出或缩回。所述前叉臂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托板上的前传动件和前动力装置,所述前传动件与两个所述前叉臂连接,所述前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前传动件水平直线移动,以带动两个所述前叉臂转动,所述前动力装置的中轴线与所述纵向中心线重合或平行。所述后叉臂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托板上的后传动件和后动力装置,所述后传动件与两个所述后叉臂连接,所述后动力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后传动件水平直线移动,以带动两个所述后叉臂转动,所述后动力装置的中轴线与所述纵向中心线重合或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两个所述前叉臂均设有前齿轮部,所述前传动件设有与各所述前齿轮部啮合的前齿条部;两个所述后叉臂均设有后齿轮部,所述后传动件设有与各所述后齿轮部啮合的后齿条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前齿轮部与对应的所述前叉臂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前传动件与所述前齿条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后齿轮部与对应的所述后叉臂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后传动件与所述后齿条部为一体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97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客车
- 下一篇:一种可变形的履带车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