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保险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7720.3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0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鑫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B60R1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尹丽云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罩 汽车后保险杠 弧形护翼 正面板 内衬 本实用新型 尾灯安装孔 安装位 保护柱 可拆卸安装 表面设置 固定牌照 缓冲橡胶 间隔设置 减震弹簧 抗冲击性 汽车尾灯 散热鳍片 向内凹陷 一体固定 侧面板 弧形槽 撞击力 反光 外围 阻挡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保险杠,包括内衬,及固定安装于内衬外侧的外罩;所述外罩由正面板和侧面板一体固定而成;所述正面板其中央向内凹陷设置有用于固定牌照的安装位;所述正面板其下部两侧开设有尾灯安装孔;所述尾灯安装孔其外围设置有保护柱;所述安装位下方间隔设置有多个反光套;所述弧形槽其表面设置有散热鳍片;所述外罩其外侧可拆卸安装有弧形护翼;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保险杠,通过保护柱对汽车尾灯进行保护,提高其抗冲击性;若发生轻微碰撞时,可由弧形护翼进行阻挡,防止破坏外罩和内衬;若撞断弧形护翼时,通过减震弹簧和缓冲橡胶可将撞击力进行吸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后保险杠,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的安全装置;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以及用途的多样性,汽车防护杠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汽车防护杠品种繁多,按照安装在车身的位置可以分为前防护杠、后防护杠和侧防护杠等;汽车后防护杠通常通过安装耳安装到车体上,且汽车后防护杠常采用一体式结构,当某个部位撞坏时,常需更换整个汽车后防护杠,维修成本较高;另外,现有的汽车后防护杠造型单一,美观性欠佳。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亟待设计一种造型独特,且抗冲击性能强,可进行拆分式维修的汽车后保险杠。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后保险杠,通过保护柱对汽车尾灯进行保护,提高其抗冲击性;若发生轻微碰撞时,可由弧形护翼进行阻挡,防止破坏外罩和内衬;若车辆发生严重碰撞,撞断弧形护翼时,通过减震弹簧和缓冲橡胶可将撞击力进行吸收,减少车厢的震感。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保险杠,包括内衬,及固定安装于内衬外侧的外罩;
所述外罩由正面板和侧面板一体固定而成,若侧面板或正面板损坏时,只需更换侧面板或正面板,降低维修成本;所述正面板其中央向内凹陷设置有用于固定牌照的安装位;所述正面板其下部两侧开设有尾灯安装孔;所述尾灯安装孔其外围设置有保护柱;所述安装位下方间隔设置有多个反光套;所述正面板其底部一侧开设有用于插装排气管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其表面设置有散热鳍片;所述外罩其外侧可拆卸安装有弧形护翼;所述弧形护翼其两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安装于侧面板两侧;
所述内衬其上部及中部向内凹陷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其上部中央及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减震弹簧;所述内衬其下部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尾灯的通孔;所述通孔外侧安装有加强筋;所述通孔下方安装有多个与反光套正对设置的缓冲橡胶;所述内衬其底部一侧一体制成有与弧形槽正对设置的槽体。
进一步地,所述正面板和侧面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弹簧其上端面与外罩其内表面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其上表面与保护柱其底面紧贴。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橡胶卡装于反光套中,且缓冲橡胶其表面与反光套其内壁贴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保险杠,汽车尾灯依次穿过通孔和尾灯安装孔后,并露出于外罩外侧;汽车尾灯其突出外罩的部分略小于保护柱的厚度;通过保护柱对汽车尾灯进行保护,且在保护柱内侧设置加强筋,提高其抗冲击性;在外罩外侧可拆卸安装有弧形护翼,若发生轻微碰撞时,可由弧形护翼进行阻挡,防止破坏外罩和内衬;同时,若车辆发生严重碰撞,撞断弧形护翼时,通过减震弹簧和缓冲橡胶可将撞击力进行吸收,减少车厢的震感;另外,将缓冲橡胶安装于反光套中,造型更加美观,还可起到反光作用,提高使用安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标注为:1-内衬,2-外罩,3-正面板,4-侧面板,5-安装位,6-尾灯安装孔,7-保护柱,8-反光套,9-弧形槽,10-散热鳍片,11-弧形护翼,12-紧固螺栓,13-凹槽,14-减震弹簧,15-通孔,16-加强筋,17-缓冲橡胶,18-槽体,19-固定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鑫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鑫磊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77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前保险杠
- 下一篇:一种两级结构的汽车吸能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