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潜井式多缸立式柱塞抽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7556.6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5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海;陈英峰;柯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合力机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7/00 | 分类号: | F04B47/00;F04B1/16;F04B1/1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胡志萍;张群 |
地址: | 315105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塞 液力端 本实用新型 柱塞抽油泵 动力端 泵体 多缸 井式 下端 转动 相抵 凸轮轴 上下往复运动 动力源驱动 排液管线 潜油电机 上下运行 向上运动 向下运动 低产井 排液管 液动力 组合阀 低点 进液 排出 拆卸 能耗 一体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井式多缸立式柱塞抽油泵,包括泵体、液力端和动力端,其中液力端和动力端一体设在泵的内部,且泵的上位连接有排液管线,下位连接有潜油电机,实现旋转与往复功能的一体化。使用时,动力端的凸轮轴在动力源驱动下转动,液力端下部与斜面相连接的柱塞在斜面的转动下随斜面起伏,即当斜面上较高的位置与柱塞下端相抵时,柱塞向上运动至高点,当斜面上较低的位置与柱塞下端相抵时,柱塞向下运动至低点,从而使各柱塞交替进形上下往复运动,柱塞的上下运行为组合阀提供进液及出液动力,从而不断将泵体外的油通过排液管排出。本实用新型效率高,能耗低,拆卸工艺简单、方便、寿命长,特别适合低产井抽油工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潜井式多缸立式柱塞抽油泵,以解决传统固有的抽油机和抽油泵效率低、耗能高,不具备低产井抽油功能的技术问题。
背景技术
油田抽油泵已被广泛应用于油田采油工艺中,油田抽油泵品种繁多,一般分为地面抽油机(也叫磕头机)、水力活塞泵、井下螺杆泵、离心泵等。现有的各种油田抽油泵虽然采用的生产工艺及工作原理均不相同,但普遍存在以下不足:设备庞大、采油功耗大、效率低(一般均在30%以下)、寿命短。
由于油井深百米甚至千米,抽油泵维修提井一次上下的费用极大大,一次需要上万或几万元,导致使用费用高。抽油设备也是造成油田耗电大、成本高的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也是最传统的抽油机(磕头机),该类抽油泵市场需求最大,但该类抽油泵并不适合低产井抽油,其抽油杆易损耗,国内油田抽油杆年耗数量为几千万吨,由此产生的损耗费用数目惊人。
在上述大环境下,油田提质增效,绿色、创新是广大石油工人的工作口号,抽油设备的大革命时期已在展开,油田渴望取代传统抽油设备呼声很大,低产井等待着新一代抽油设备的诞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效率高、耗能低、拆卸工艺简单、方便、寿命长的潜井式多缸立式柱塞抽油泵,且该抽油泵特别适合低产井抽油工况。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潜井式多缸立式柱塞抽油泵,包括泵体、液力端以及用以驱动液力端运行的动力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为一可将所述的液力端和动力端一体设置的泵体结构,且所述的液力端设置在泵体的上位,所述的动力端设置在泵体的下位,其中:
所述的液力端包括
组合阀,采用排液阀在上、进液阀在下的一体结构,该组合阀有至少两个并周向均布于泵体上部的各阀腔内,并且每一组合阀的进液腔均对应有一设在所述泵体侧壁上的进液口,每一进液口经各自对应的组合阀的进液腔和排液腔贯通设在所述泵体中间的集中流道,从而使介质经集中流道和外接在泵体顶部排液口上的排液管线排出地面;
柱塞,每一组合阀的下方均对应有一柱塞,每一柱塞通过运动密封件均可上下移动地设于各自的柱塞通道内,所述的各柱塞通道一一对应于所述的组合阀阀腔并贯通;所述各柱塞相对动力端的一端头部设计成球面体;
所述的动力端包括
凸轮轴,该凸轮轴能转动地设于泵体中,所述凸轮轴下端沿泵体轴向向下延伸并与下方的动力源相连接;所述凸轮轴的上部为端面呈斜面的凸轮结构,并且斜面上设有一圆环形凹槽,凹槽形状为与所述各柱塞的球面体头部相匹配的球面;
回拉装置,所述各柱塞与所述凸轮轴之间通过回拉装置相连接,所述各柱塞的球面体头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圆环形凹槽内,并通过该回拉装置使各柱塞的球面体头部在凸轮轴旋转状态下驱动各柱塞作上下的往复运动。
优选地,所述的泵体为圆柱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合力机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合力机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75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