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现多组分喷射后混合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7259.1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9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震;王超;梁申申;张振;王红兵;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格拉曼国际消防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7/08 | 分类号: | B05B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何葆芳 |
地址: | 2016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射管道 喷射口 喷射 本实用新型 应急处理 喷射腔 过渡连接 互不连通 混合效果 同一圆周 消防灭火 重要应用 不均匀 胶状物 缩颈部 远距离 洗消 主部 喷洒 堵塞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现多组分喷射后混合的装置,其包括多个喷射管道,每个组分分别对应一个喷射管道,各喷射管道之间互不连通,在每个喷射管道的末端均设有与对应喷射腔相连通的喷射口,所述喷射口的内径小于对应喷射腔的内径,在每个喷射口与对应喷射管道的主部之间均设有过渡连接的缩颈部,并且所有喷射口的端面均处于同一圆周面上。本实用新型可使各组分在喷射出之后能形成相互交叉和撞击的混合效果,不仅可有效避免喷射前进行混合所存在的喷洒不均匀、不能远距离喷射、容易因为生成胶状物或固体而堵塞管路和喷射口导致影响应急处理效率等问题,而且结构简单、节约作业时间,对洗消应急处理和消防灭火作业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多组分混合装置,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实现多组分喷射后混合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多组分的混合均采用在容器内进行。然而,随着世界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化学事故、危险物(如放射性物质等)泄露、地面被化学药品污染等事故频繁发生,上述各种污染事故的发生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而且对空气、水、土地等环境造成了污染,严重的危害了动植物和人类的生存环境及人类的健康。为了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需要采用洗消装置等进行现场应急处置。而在洗消应急处理中,剥离型膜体压制去污技术以其适用范围广、对环境影响小、去污效率高、无二次污染或次生污染等优势从各种去污技术中脱颖而出,受到各国的青睐。剥离型膜体压制去污技术是依靠多组分混合反应成膜,需要在成膜前喷射或喷洒到污染区,然后通过快速成膜吸附,再进行剥离实现去污。因现有的压制去污剂均为多组分,若在喷射前先进行混合,很容易因为粘度变大而不能喷洒均匀和远距离喷射,甚至造成管路和喷射口的堵塞,导致清洁困难和影响应急处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实现多组分喷射后混合的装置,使各组分在喷出后再进行混合,从而避免喷射前进行混合所存在的喷洒不均匀、管路和喷射口容易堵塞及应急处理效率低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实现多组分喷射后混合的装置,包括多个喷射管道,每个组分分别对应一个喷射管道,各喷射管道之间互不连通,在每个喷射管道的末端均设有与对应喷射腔相连通的喷射口,所述喷射口的内径小于对应喷射腔的内径,在每个喷射口与对应喷射管道的主部之间均设有过渡连接的缩颈部,并且所有喷射口的端面均处于同一圆周面上。
一种实施方案,多个喷射管道以同轴嵌套式布置,即:多个喷射管道共一中心轴,内径较大的喷射管道套设在内径较小的喷射管道外,且喷射管道之间互不连通,喷射口之间也互不连通。
一种优选方案,同轴嵌套的多个喷射管道自内至外依次用于挥发性自大至小的组分喷射,即:最内部的喷射管道用于挥发性最大的组分喷射,最外部的喷射管道用于挥发性最小的组分喷射。
另一种实施方案,多个喷射管道以喷射方向互成0~180°夹角分散式布置。
一种优选方案,多个喷射管道以喷射方向互成锐角夹角分散式布置。
一种优选方案,分散式布置的每个喷射管道分别设有角度调节机构。
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缩颈部均呈圆台形状。
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喷射口设有若干雾化孔。
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喷射口的前端连接有雾化喷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格拉曼国际消防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格拉曼国际消防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72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头和喷雾器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喷枪的预雾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