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干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7138.7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8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家;余仲兴;罗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利百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C02F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418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化 空心转轴 集渣筒 污泥干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 烟气入口 入料口 滤孔 筛孔 热交换 干燥污泥 干燥效果 高温热水 高温烟气 夹层空间 倾斜设置 旋转设置 烟气出口 出渣口 导流板 低位端 焚烧炉 高位端 含水率 密闭 筒壁 污泥 脱水 能耗 尾气 节约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干化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干化筒,干化筒的高位端设置有入料口,干化筒的低位端设置有烟气入口,干化筒中旋转设置有空心转轴,空心转轴的一端与入料口对接,另一端与烟气入口对接,空心转轴外绕设有导流板,空心转轴的中部设置有若干筛孔,干化筒壁上对应筛孔区域开设用若干滤孔,干化筒外对应滤孔区域套设有集渣筒,干化筒与集渣筒之间形成密闭的夹层空间,集渣筒的顶部开设有烟气出口,集渣筒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渣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焚烧炉产生的高温烟气和尾气热交换出来的高温热水两次干燥污泥,干燥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降低了脱水的能耗,充分利用和节约了能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干化装置,用于污泥干化处理。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保护越来越被重视,人们对垃圾处理方式的关注度也不断上升。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常会遇到潮湿的垃圾,特别是如污泥一类,其渗滤液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环境。如果将污泥放到普通焚烧炉直接处理,必然会影响燃烧效率,甚至影响焚烧炉或热解气化炉炉体运行的稳定性,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希望设计一种污泥干化装置或方法,在燃烧前对污泥进行有效的干化处理,进一步提高焚烧、热解气化效率,避免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干化装置,实现污泥燃烧前脱水、研磨,解决直接燃烧效率低下、耗能多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干化装置,其包括倾斜设置的干化筒,干化筒的高位端设置有入料口,干化筒的低位端设置有烟气入口,干化筒中旋转设置有空心转轴,空心转轴的一端与入料口对接,另一端与烟气入口对接,空心转轴外呈螺旋状间隔绕设有导流板,空心转轴的中部设置有若干筛孔,干化筒壁上对应筛孔区域开设用若干滤孔,干化筒外对应滤孔区域套设有集渣筒,干化筒与集渣筒之间形成密闭的夹层空间,集渣筒的顶部上靠近高位端处开设有烟气出口,集渣筒的底部上靠近低位端处开设有第一出渣口。
其中,夹层空间中靠近第一出渣口处穿设有热水管道,集渣筒上设置有热水入口和热水出口。
其中,烟气入口通过烟道与焚烧炉的尾气排放口连接,热水管道通过管路与焚烧炉的热交换器水箱连接。
其中,入料口沿干化筒的轴向设置,且入料口处设置有推料机构,推料机构包括推料筒和位于推料筒内部且与空心转轴同轴设置的螺旋推料杆,螺旋推料杆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另一端同推料筒延伸至空心转轴中,推料筒上沿其径向方向竖直开设有投料口。有效防堵。
其中,干化筒的低位端处开设有第二出渣口,空心转轴上对应第二出渣口开设有排渣孔。用于排出无法经筛孔和滤孔过滤的大体积杂质。
其中,集渣筒的底部沿集渣筒轴向方向设置有输送带,输送带与第一出渣口对接。帮助排渣。
其中,筛孔尺寸大于滤孔尺寸。
其中,干化筒的倾斜角度为2~5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污泥干化装置通过利用焚烧炉产生的高温烟气和尾气热交换出来的高温热水两次干燥污泥,干燥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降低了脱水的能耗,充分利用和节约了能源,在干化过程中避免了二次污染产生,可以广泛应用于物料干化及热处理的一体化处理工程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污泥干化装置的全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热水管道部分的剖视图。
图中:
1-干化筒;11-入料口;12-烟气入口;13-滤孔;14-第二出渣口;
2-空心转轴;21-导流板;22-筛孔;23-排渣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利百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利百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71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电渗透污泥脱水式污泥超干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