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加工用电动式数控折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6037.8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6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戚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容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6 | 分类号: | B21D7/06;B21D7/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李品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箱 机座 本实用新型 数控折弯机 电机 钢管加工 安装架 电动式 固定套 模具座 伸缩杆 轴承座 导轨 护套 丝杆 折弯 支架 配合装置 数控面板 液压系统 压板 钢管 自动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加工用电动式数控折弯机,包括机座、箱体、电机和减速箱,所述机座旁边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旁边设置有模具座,所述模具座旁边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旁边设置有所述箱体,所述箱体旁边设置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旁边设置有所述减速箱,所述减速箱旁边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旁边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旁边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旁边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旁边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旁边设置有护套,所述护套旁边设置有压板,所述机座旁边设置有数控面板。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电力进行钢管折弯,减少了液压系统的配合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提升,提高了折弯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管加工用电动式数控折弯机。
背景技术
弯管机工业近年来之所以高速增长,除国家政策引导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弯管机工业已基本由市场配置资源,属于市场竞争最充分、最活跃的行业之一。2012年我国弯管机工具行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为2013年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2012下半年增速减缓,尤其是年底,首次出现单月增幅为个位数的情况,金属切削弯管机月产量从7月份开始连续负增长,全年产品销售率低于上年水平,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对我国弯管机工具行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虽然我国的数控切割弯管机产品的门类生产呈现多元化,产量不断提升,行业整体处于较快的发展过程中。就目前来看,不少企业仍处于粗放式的经营模式中。由于过度竞争,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利润空间狭小,也让不少企业的发展受到束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钢管加工用电动式数控折弯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钢管加工用电动式数控折弯机,包括机座、箱体、电机和减速箱,所述机座旁边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旁边设置有模具座,所述模具座旁边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旁边设置有所述箱体,所述箱体旁边设置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旁边设置有所述减速箱,所述减速箱旁边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旁边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旁边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旁边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旁边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旁边设置有护套,所述护套旁边设置有压板,所述机座旁边设置有数控面板。
上述结构中,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箱体内部,正常工作时,通过所述电机将动力传递给所述丝杆,所述丝杆驱动压板进行钢管的折弯,所述数控可以对加工过程进行自动化编程,提高折弯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控折弯机的功能,所述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座底部,所述模具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表面,所述固定套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座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控折弯机的功能,所述箱体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座侧面,所述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表面,所述减速箱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表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控折弯机的功能,所述导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座侧面,所述轴承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座表面,所述丝杆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安装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座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控折弯机的功能,所述伸缩杆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丝杆尽头,所述护套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架端面,所述压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伸缩杆尽头,所述数控面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座表面。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电力进行钢管折弯,减少了液压系统的配合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提升,提高了折弯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管加工用电动式数控折弯机的主视图。
1、模具座;2、支架;3、固定套;4、机座;5、压板;6、护套;7、伸缩杆;8、安装架;9、丝杆;10、轴承座;11、箱体;12、导轨;13、减速箱;14、电机;15、数控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容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容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60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