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抛光机定位机构用防爆气缸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6007.7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9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任明元;梁春;刘文平;张景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宏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34 | 分类号: | B24B37/34;B24B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 定位机构 固定螺丝 中心导轮 抛光机 防爆 缸体 矩形阵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 底座上端面 第一端 防爆效果 固形装置 气缸转轴 转臂转动 导轮轴 上端面 双气缸 钢壁 底座 转动 背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抛光机定位机构用防爆气缸,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通过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固定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一基座,所述底座上端面通过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固定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二基座,且第二基座固定连接在第一基座一侧,所述第一基座和固定螺丝上端面均安装有中心导轮气缸,所述中心导轮气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端头,所述第一端头背离缸体的一端通过转臂转动连接有中心导轮气缸转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光机定位机构用防爆气缸,采用双气缸设计,在气缸钢壁增加固形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设备防爆效果不好和在带动中心导轮轴转动时容易出现卡顿现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抛光机定位机构用防爆气缸。
背景技术
抛光机也称为研磨机,常常用作机械式研磨、抛光及打蜡。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带动安装在抛光机上的海绵或羊毛抛光盘高速旋转,由于抛光盘和抛光剂共同作用并与待抛表面进行摩擦,进而可达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层、浅痕的目的。抛光盘的转速一般在1500-3000 r/min,多为无级变速,施工时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
抛光机自动定位装置主要用于单面抛光机陶瓷盘的定位,陶瓷盘作为工件载体,放置在下盘上,上抛头落下压在陶瓷盘上,并定位。然后下盘和上抛头旋转,对工件进行加工。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抛光机定位机构用气缸防爆效果不好,容易发生炸钢造成危险,同时现有的抛光机定位机构用气缸对中心导轮轴的带动效果不好,中心导轮轴容易出现卡顿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光机定位机构用防爆气缸,采用双气缸设计,在气缸钢壁增加固形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设备防爆效果不好和在带动中心导轮轴转动时容易出现卡顿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抛光机定位机构用防爆气缸,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面通过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固定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一基座,所述底座上端面通过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固定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二基座,且第二基座固定连接在第一基座一侧,所述第一基座和固定螺丝上端面均安装有中心导轮气缸,所述中心导轮气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端头,所述第一端头背离缸体的一端通过转臂转动连接有中心导轮气缸转轴,所述缸体背离第一端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端头,所述第二端头背离缸体的一端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背离第二端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背离伸缩杆的一端安装有转轴,所述第一端头通过四个呈环形等距分布的保护杆与第二端头相连接,且保护杆通过两个防爆块与缸体侧端面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轴通过转臂与中心导轮轴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心导轮气缸通过中心导轮气缸转轴安装在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上端面。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和伸缩杆连接处通过转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基座厚度比第一基座厚度多出二分之一,且两个中心导轮气缸相差一个工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转轴通过转臂与中心导轮轴相连接,通过中心导轮气缸转轴调整中心导轮气缸的角度,缸体带动伸缩杆进行伸缩运动,活动杆与伸缩杆之间通过转轴相连接,实现对中心导轮轴的转动,中心导轮气缸设有两个,且两个中心导轮气缸相差一个工位,实现同时带动中心导轮轴的转动,对中心导轮轴的带动效果好,防止在带动中心导轮轴运动时出现卡顿,保证中心导轮轴在转动时保持流畅;
机构在运作时,缸体外侧设有保护杆,对气缸形成保护,且缸体侧端面与保护杆通过两个防爆块相连接,防止缸体在运作时由于老化和压力过大形成膨胀,防止爆缸情况的发生,防爆块能够很好的对缸体的钢壁起到固形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宏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宏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60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双面研磨机下盘部件的升降机构
- 下一篇:外圆抛光用上下传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