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胶件合模线自动细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4652.5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8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陈进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顶钧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22 | 分类号: | B24B19/22;B24B5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磨 合模线 塑胶件 打磨 细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 机械手臂 驱动气缸 打磨头 外端 人工研磨 无死角 细砂纸 粘贴 精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胶件合模线自动细磨装置,包括一机械手臂、及设置于机械手臂端部且可360°自由转动的一细磨机构,其中,该细磨机构包括一细磨驱动气缸、接至细磨驱动气缸的一细磨气动凸轮、连接至细磨气动凸轮的一细磨基座、设置于细磨基座外端面上的一细磨弹性打磨头、及粘贴于细磨弹性打磨头外端面上的一细砂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胶件合模线自动细磨装置,可实现对塑胶件上的合模线进行360°无死角全面细打磨,打磨全面、快速、精细,相较于人工研磨方式,不但大幅提高打磨效率,而且提高了打磨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塑胶件合模线自动细磨装置。
背景技术
合模线又称溢料线,过量的塑料在模具接合部位流出,切除溢边后仍留下可见的痕迹,有时称模痕或界面线仁,也指由于物料流入塑模部件之间的缝隙而在塑件或铸件上产生的缝迹,或制造塑模之主体模型下的接合缝,用以表明塑模在该处分成两半或分成几个部分。
合模线严重影响塑胶件的外观,因此在塑胶件电镀、喷涂之前要进行打磨处理。长久以来,塑胶件的打磨一般采用研磨耗材手动打磨,或者手持塑胶件在研磨机上研磨,这种合模线研磨方式用工成本大,耗时长,效率极低,且打磨效果很难达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件合模线自动细磨装置,实现对塑胶件上的合模线进行360°无死角全面细打磨,打磨全面、快速、精细,相较于人工研磨方式,不但大幅提高打磨效率,而且提高了打磨精度。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塑胶件合模线自动细磨装置,包括一机械手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机械手臂端部且可360°自由转动的一细磨机构,其中,该细磨机构包括一细磨驱动气缸、接至细磨驱动气缸的一细磨气动凸轮、连接至细磨气动凸轮的一细磨基座、设置于细磨基座外端面上的一细磨弹性打磨头、及粘贴于细磨弹性打磨头外端面上的一细砂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细磨弹性打磨头外端面上设置有一魔术贴,该细砂纸粘贴于魔术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细磨基座与细磨弹性打磨头之间设置有一活动限位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限位件为一活动限位块,该活动限位块具有朝向细磨弹性打磨头的限位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限位件为一活动限位盖,在该活动限位盖上具有朝向细磨弹性打磨头的一限位槽,该细磨弹性打磨头后端部位于限位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于细磨机构外侧面上的一吹气机构,该吹气机构包括一供气装置、连接于供气装置的一气管、及连接于气管端部且固定于细磨机构外侧面上的一气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嘴为扇形吹风喷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细磨机构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采用沿着打磨轨迹边移动边振动摩擦的方式,对塑胶件上的合模线进行360°无死角全面细打磨,打磨全面、快速、精细,相较于人工研磨方式,不但大幅提高打磨效率,而且提高了打磨精度。
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顶钧塑胶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顶钧塑胶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46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面磨床加工超薄模具变形修除机构
- 下一篇:一种聚苯发泡颗粒表面制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