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激光陀螺腔体加工的靠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2798.6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6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呼俊;姜绪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迈得特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饶欣 |
地址: | 2111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靠体 通孔 激光陀螺腔体 螺母 本实用新型 一端连接 加工 六边形 抛光加工 员工技能 基准面 体内部 嵌体 体内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陀螺腔体加工的靠体,所述靠体的基准面为六边形,靠体中心设有一个嵌体,嵌体内设有围绕靠体中心均匀分布的六个螺母,靠体内部设有六个通孔,通孔的一端连接螺母的一端,通孔的另一端连接靠体侧面中心。本实用新型有效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定位精度,有利于抛光加工,降低了对员工技能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陀螺腔体加工,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激光陀螺腔体加工的靠体。
背景技术
激光陀螺腔体工作面抛光目前主要有两种加工方法:第一种单件加工方法,第二种成盘加工方法。其目的就是要使四个工作面间的夹角为90°±3”,工作面与侧面的夹角为90°±3”。
单件加工方法要求加工的工人个人技术非常高,工人的培训周期长一般需要两到三年,而且批量生产难实现。成盘加工方法需要三面光胶,对光胶人员要求非常高且还要有一定的悟性,否则很难胜任此项工作。且成盘的形状为四边形对后期的抛光面形加工影响很大,增加了抛光工作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激光陀螺腔体加工的靠体,有效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定位精度,有利于抛光加工,降低了对员工技能的要求。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激光陀螺腔体加工的靠体,所述靠体的基准面为六边形,靠体中心设有一个嵌体,嵌体内设有围绕靠体中心均匀分布的六个螺母,靠体内部设有六个通孔,通孔的一端连接螺母的一端,通孔的另一端连接靠体侧面中心。
进一步,所述靠体的六个角上各设有一个辅助块。这样使得靠体与激光陀螺腔体及辅助块共同组成一个近似于圆形的平面,从而更有利于抛光加工,降低了对员工技能的要求。
进一步,所述靠体基准面上还设有培磨块,培磨块的一面与辅助块的一面平齐。这样有利于保护靠体,减少靠体的磨损,也有利于加工。
进一步,所述培磨块为圆柱状。
进一步,所述培磨块的直径等于靠体两平行侧面之间的距离。这样更加有利于保护靠体,进一步减小靠体的磨损,也更有利于加工。
进一步,所述靠体侧面上设有压帽,压帽内设有螺纹孔。这样能够将螺杆插入螺纹孔,有利于激光陀螺腔体与靠体之间的进一步固定。
进一步,所述嵌体中心设有固定块,螺母的另一端连接固定块。
进一步,所述固定块为圆柱状,螺母的另一端连接固定块的侧面。
进一步,所述靠体侧面还设有槽,槽至少设置在靠体侧面与激光陀螺腔体接触的区域。这样能够在槽中灌入光学玻璃胶,有利于激光陀螺腔体与靠体之间的进一步固定。
进一步,所述槽的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对应槽底,斜边对应槽口,槽的深度为0.5mm,槽的宽度为1m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陀螺腔体加工的靠体,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基准面为四边形的靠体改为基准面为六边形的靠体,使得一次能加工激光陀螺腔体的数量由原先的四个增加至六个,加工效率提高至传统靠体的150%;并且激光陀螺腔体与靠体共同组成的平面更接近于圆形,有利于抛光加工,降低了对抛光员工技能的要求;
2)本实用新型将三面光胶上盘改为机械方法固定上盘,大大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定位精度,使一般员工只需稍加培训即可胜任此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不带有辅助块和培磨块的靠体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靠体对激光陀螺腔体进行上盘时的结构图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Ⅰ处槽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迈得特光学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迈得特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27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