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0735.7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2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陆黔彬;贾卫东;方军;王伟东;胡大治;黄维;张万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欣汇电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0/02 | 分类号: | B65H20/02;B65H16/02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董红海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滑块 移动锁 固定锁条 快速锁紧 移动面板 连杆传动机构 上下直线运动 本实用新型 标准件 便于拆卸 调试效率 控制运动 上下运动 摇动把手 上端 模块化 替换性 滑块 解锁 锁紧 下端 保养 把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快速锁紧部件,所述快速锁紧部件包括移动锁条和固定锁条,所述移动锁条固定在可上下直线运动的运动滑块上,所述运动滑块通过连杆传动机构与另一侧的把手相连,通过摇动把手控制运动滑块上下运动,当运动滑块运动到下端时移动锁条和固定锁条锁紧;当运动滑块运动到上端时移动锁条和固定锁条解锁。此快速锁紧部件在提高调试效率的同时,也可增强定位的可靠性。模块化的设计便于拆卸保养,小型化的设计增强了其在不同机构上的使用可行性,标准件定位的方式更加强了其替换性及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状物料给料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移动面板。
背景技术
移动面板主要功能是为设备提供卷状物料,在下侧主动轮带着物料进给的过程当中,从动轮上的卷状物料会受到一个沿物料进给方向的拉力F,将拉力分解成X/Y方向的分力;Y方向由于面板背面是直接安装在水平方向的直线导轨上,由直线导轨限位,故不会存在松动,但X方向存在自由度。
传统的锁紧机构是通过用螺丝锁紧或者插拔销定位。首先螺丝定位,每次定位需要借助工具进行拆装,且面板材质均为铝板,螺纹不适合频繁拆卸,故螺丝锁紧方式不适合快速频繁多次拆装;其次,插拔销定位,插拔销进行两个板的定位对两者销孔的位置及尺寸精度要求比较高,当移动面板需要设置的定位点较多时,会产生一系列的精孔需要加工,大板的机加工成本会比较高,且精度若是超差,会造成两面之间有间隙,导致稳定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快速锁紧、锁紧效果牢靠和可重复锁紧的结构的移动面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移动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快速锁紧部件,所述快速锁紧部件包括移动锁条和固定锁条,所述移动锁条固定在可上下直线运动的运动滑块上,所述运动滑块通过连杆传动机构与另一侧的把手相连,通过摇动把手控制运动滑块上下运动,当运动滑块运动到下端时移动锁条和固定锁条锁紧;当运动滑块运动到上端时移动锁条和固定锁条解锁。
所述的移动面板,其特征为移动锁条和固定锁条为齿条,在锁紧状态时, 移动锁条和固定锁条的齿条完全啮合。
所述的移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滑块和基板上设有配对的精密直线导轨,所述运动滑块沿着导轨相对于基板作上下移动。
所述的移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传动机构包括仿三角连杆,所述连杆的中心位置的角上设有旋转轴,通过旋转轴将连杆固定在基板上;另外两个角分别设置有滑块运动开槽和把手运动开槽,所述滑块运动开槽分别与滑块的上端的第一轴销相连接;所述把手运动开槽与把手的第二轴销相连接,所述滑块底端设有强力弹簧,将移动锁条和固定锁条拉为锁紧状态。
所述的移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上还设有一个扇形缺口,所述扇形缺口与把手的第三轴销相匹配,所述连杆嵌入在部件中,滑块运动开槽和把手运动开槽分别设置在基板两侧。
所述的移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锁条和固定锁条的齿条的齿距为2.5mm~3.5mm,优选为3.0mm。
所述的移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力弹簧包括上部和下部,上部和下部的倔强系数不同。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此快速锁紧部件在提高调试效率的同时,也可增强定位的可靠性。模块化的设计便于拆卸保养,小型化的设计增强了其在不同机构上的使用可行性,标准件定位的方式更加强了其替换性及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快速锁紧部件的剖面图;
图2是背面视角快速锁紧部件的立体图;
图3是正面视角快速锁紧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快速锁紧部件的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欣汇电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欣汇电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07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