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造口患者专用腹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60269.2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8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449 | 分类号: | A61F5/449;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孙笑飞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口 腹带本体 通孔 疝带 绒面 钩面 患者专用 腹带 口罩 本实用新型 配合固定 医疗器材 周向固定 硅胶环 魔术贴 魔术 罩口 侧面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造口患者专用腹带。包括用于腹带本体以及连接在腹带本体上的防造口旁疝带和造口罩;腹带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绒面和第一钩面,在腹带本体上开设第一造口通孔,在腹带本体上沿第一造口通孔的周向设有第二绒面,沿造口罩罩口的周向设有第二钩面,在腹带本体上沿腹带本体的长度方向设有贯穿第一造口通孔的第三魔术贴的第三绒面,在防造口旁疝带的一侧的侧面上沿防造口旁疝带的长度方向设有与第三绒面配合固定的第三钩面,在防造口旁疝带的两端分别设有第四魔术体的第四绒面和第四钩面,在防造口旁疝带上对应第一造口通孔的位置设有第二造口通孔,在防造口旁疝带上沿第二造口通孔周向固定设有硅胶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造口患者专用腹带。
背景技术
造口,即由消化系统或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对肠管进行分离,将肠管的一端引出到体表形成一个开口,通过造口达到行肠道减压、减轻梗阻、保护远端肠管的吻合或损伤,促进肠道、泌尿道疾病的痊愈,甚至挽救病人的生命的目的。造口患者的大便或者小便通过该造口不自主地排出体外,这类患者在出院以后将需要在造口处粘贴一个袋子来装排出的东西。医学上称这类患者为“造口人”。
目前在临床上,对于造口的防护存在以下问题,一、造口手术患者无合适腹带,常规使用布质或弹力多头腹带,并在造口处(腹带)人为挖一洞,繁琐、未起到切实保护造口作用。二、造口位置容易发生造口旁疝,给患者造成进一步的不便和痛苦。三、“造口人”的身体外形发生了变化,排泄物不能随意控制,在社交、饮食、异味处理、造口袋的使用,以及其它问题上给患者带来的困扰,尤其是在夏季衣服单薄,造口袋外露时,更容易造成尴尬,给造口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佩戴舒适,便于穿脱,对造口切口进行有效保护,并避免造口旁疝以及造口袋露出的造口患者专用腹带。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造口患者专用腹带,包括用于围设固定在造口患者腹部的腹带本体以及连接在腹带本体上的防造口旁疝带和造口罩;所述腹带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魔术贴的第一绒面和第一钩面,在腹带本体上开设有一个供患者造口露出的第一造口通孔以及多个供引流管穿过的引流管通孔,在腹带本体上沿第一造口通孔的周向设有第二魔术贴的第二绒面,沿所述造口罩罩口的周向设有与第二绒面配合固定的第二钩面,在腹带本体上沿腹带本体的长度方向设有贯穿第一造口通孔的第三魔术贴的第三绒面,在所述防造口旁疝带的一侧的侧面上沿防造口旁疝带的长度方向设有与第三绒面配合固定的第三钩面,在防造口旁疝带的两端分别设有第四魔术体的第四绒面和第四钩面,在防造口旁疝带上对应第一造口通孔的位置设有第二造口通孔,在防造口旁疝带上沿第二造口通孔周向固定设有硅胶环。
优选的,所述第三绒面为间断式。
优选的,在所述第三绒面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所述引流管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三绒面贯穿第一造口通孔的中心设置。
优选的,所述腹带本体和防造口旁疝带均采用弹力布带材料制作,所述造口罩采用棉布材料制作。
优选的,所述第一造口通孔和第二造口通孔均为圆形,且第一造口通孔、第二造口通孔、硅胶环以及造口罩罩口的内径均为11-12cm。
优选的,所述腹带本体的长度为80-90cm,宽度为28-32cm;所述防造口旁疝带的长度为80-90cm,宽度为8-10c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通过腹带本体两端的第一魔术贴合围成环形套设在造口患者的腹部,可适应不同腰围的造口患者使用。在腹带本体上开设有第一造口通孔和引流管通孔,不影响造口袋和引流管的对外连接。在第一造口通孔上通过第二魔术贴连接有造口罩,可将造口袋容纳在造口罩内,避免造口袋外露引起的尴尬,尤其是在夏季穿着衣物较少时,可明显减轻造口患者的心理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市中心医院,未经洛阳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602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造口袋装置
- 下一篇:肠造口增压式腹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