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低位泄水动能的π形隧底衬砌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1859372.5 申请日: 2017-12-27
公开(公告)号: CN208310792U 公开(公告)日: 2019-01-01
发明(设计)人: 陶伟明;卿伟宸;张磊;林本涛;朱勇;李泽龙;郑伟;张慧玲;钟昌桂;孟祥磊;马德林 申请(专利权)人: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E21D11/00 分类号: E21D11/00;E21F16/02;E21D11/10;E21D20/00;E21D11/38;E21D11/14;E21D11/15
代理公司: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代理人: 王建国
地址: 610031***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拱墙 二次衬砌结构 侧底板 构筑体 底板 动能 低位 底衬 立板 深槽 同侧 泄水 地下水 初期支护结构 槽型空腔 底部结构 列车荷载 排水通道 隧道衬砌 隧道施工 隧道纵向 有效解决 防水层 开挖面 边墙 道床 固结 上浮 仰拱 变形 开挖 承载 发育 隧道 运营
【说明书】:

具有低位泄水动能的π形隧底衬砌结构,以消除地下水对隧道衬砌底部结构的作用,有效解决岩溶或地下水发育地区隧道仰拱上浮变形或隧底结构开裂破坏的问题,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的稳定及安全性。包括拱墙初期支护结构、拱墙二次衬砌结构和拱墙范围防水层。隧底开挖面两侧具有深槽,于隧底开挖面上设置π形构筑体,该π形构筑体由中部底板、位于深槽内的侧底板和连接中部底板、侧底板的立板构成;所述拱墙二次衬砌结构两侧边墙底部与同侧的侧底板固结,且与同侧的立板之间形成槽型空腔,π形构筑体兼做拱墙二次衬砌结构、道床及列车荷载的承载基础,以及隧道纵向排水通道。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隧道衬砌结构构造,特别涉及一种运用于地下水发育地段、地下水受季节影响不规律地段或岩溶地区的隧道衬砌结构构造。

背景技术

进入二十一世纪来,我国铁路建设高速发展,时速200km以上高标准双线铁路修建越来越多。特别在西南山区,一方面,由于石灰岩地层广泛分布;另一方面,对高速铁路,线路展线受曲线半径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岩溶隧道规模(数量及长度)迅速增加。由于岩溶及岩溶水发育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及无规律性等特点,长大岩溶隧道修建风险特别是运营风险越来越高。

近年来,宜万、沪昆、贵广等高速铁路隧道运营期间发生了若干起无砟道床变形、仰拱及填充隆起等水害事件,引起了铁路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各方的高度重视。

目前设计的隧道大部分为有仰拱衬砌。以单洞双线隧道为例,其结构本身及排水体系均存在缺陷。

首先,衬砌结构存在固有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规范要求仰拱与仰拱填充应分开浇筑。此工法在仰拱与填充之间形成施工缝,但地下水通过仰拱环向施工缝渗入仰拱填充底部,约3~ 4m水头即可导致填充上浮。

(2)实际施工中,为防止道床施工面被施工车辆破坏,仰拱填充往往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道床施工前灌筑的仰拱填充表层(或称整平层) 厚度约0.2~0.4m,仅需要0.5~1m高的水头即可导致填充表层上浮,进而引起道床变形。

(3)由于隧底为圆弧状,开挖控制较困难,多开挖成折线状甚至开挖成平底面,导致仰拱结构实际承载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一旦雨洪季节,局部排水不畅导致水压上升,造成仰拱结构开裂破坏。

(4)仰拱结构底部虚渣完全清理干净难度大,加之运营期间由于隧底地下水无法引排,在列车动荷载反复作用下,极易造成隧底翻浆冒泥等灾害。

另一方面,传统衬砌结构的排水系统以“隧道体内排水”为主要模式,地下水排放路径为:围岩→初期支护→排水盲管→侧沟→横向排水管→中心水沟,即隧道结构周边的水通过初期支护渗透经由排水盲管引排进入隧道结构本体之内的中心水沟,最终排出洞外。排水系统主要的缺陷在于:

(1)有压地下水的泄压点均位于设置在衬砌主体结构内部,致使衬砌主体结构承受静水压或动水压的范围均较大。

(2)中心水沟(或侧沟)设于隧道结构之内,主要引排拱墙范围的周边地下水,隧道仰拱以下的积水无法有效引排,一旦在连续降雨或暴雨天气下,局部地段仰拱下裂隙水或管道水因无法及时引排导致水压急剧升高。在高水压作用下,致使隧底仰拱开裂破损。

(3)隧道处于地下水季节变动带等与外界水力联系紧密的区域,在连续降雨或暴雨天气下,因地下水量骤增,受边墙泄水孔尺寸及间距限制,难以及时将其引排至隧道结构体内的排水沟内,从而引起地下水位急剧升高。在高水压作用下,导致衬砌开裂破坏。

(4)受道床结构、洞内附属构筑物需要及隧道断面工程经济性的制约,考虑施工难易程度,洞内侧沟或中心水沟的过水断面自由度不大,过水能力受限,往往引起洞内水害。

因此,优化衬砌结构,保证排水通畅,消除隧底水压,成为降低地下水发育地段、地下水受季节影响不规律地段及岩溶地区隧道水害风险,保证运营安全的迫切需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93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