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漏油功能的密封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9244.0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8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金珍珍;王芳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毅合捷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2 | 分类号: | F16L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环 曲面结构 防漏油 密封环本体 开口处 圆弧槽 本实用新型 密封环开口 密封效果 切口结构 切口通道 圆弧凸台 平滑 漏油 油液 配合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漏油功能的密封环,其包括密封环本体,所述密封环本体上具有一开口处,其中,所述开口处采用互相配合的曲面结构,所述曲面结构包括位于一侧的若干个平滑且大小相同的圆弧槽和位于另一侧且与所述圆弧槽配合的圆弧凸台。上述具有防漏油功能的密封环采用曲面切口结构,延长切口通道的长度,曲面结构对油液的流动也有一定的阻力。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提高了密封环的密封效果,避免或减少了密封环开口处漏油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具有防漏油功能的密封环。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当发动机转速增大,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增加,叶轮就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和调整发动机的转速,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
随着用户对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需求的日益增加,涡轮增压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了各种用途发动机上。而相应的应用范围和配套产量的不断拓展,涡轮增压器密封问题表现越来越多突出。目前现有的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密封环采用单一切口,且切口方向与中轴线平行,这样在轴向存在不可避免的开口间隙,普遍存在密封处油液易泄漏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漏油功能的密封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涡轮增压器的密封环上存在油液易泄漏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漏油功能的密封环,其包括密封环本体,所述密封环本体上具有一开口处,其中,所述开口处采用互相配合的曲面结构,所述曲面结构包括位于一侧的若干个平滑且大小相同的圆弧槽和位于另一侧且与所述圆弧槽配合的圆弧凸台。
特别地,所述圆弧槽的两侧为圆弧凸台,所述圆弧凸台的两侧为圆弧槽。
特别地,所述开口处的总宽度为1.2㎜~1.6㎜。
特别地,所述圆弧凸台的宽度为0.25㎜~0.45㎜,相邻两个圆弧凸台的间距为0.1㎜~0.2㎜。
特别地,所述圆弧凸台的高度为0.1㎜~0.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具有防漏油功能的密封环采用曲面切口结构,延长切口通道的长度,曲面结构对油液的流动也有一定的阻力。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提高了密封环的密封效果,避免或减少了密封环开口处漏油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具有防漏油功能的密封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密封环本体;2、开口处;20、圆弧槽;21、圆弧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具有防漏油功能的密封环包括密封环本体1,所述密封环本体1上具有一开口处2,所述开口处2采用互相配合的曲面结构,所述曲面结构包括位于一侧的若干个平滑且大小相同的圆弧槽20和位于另一侧且与所述圆弧槽20配合的圆弧凸台21,所述圆弧槽20的两侧均为圆弧凸台21,所述圆弧凸台21的两侧均为圆弧槽20。
所述开口处2的总宽度为1.4㎜。所述圆弧凸台21的宽度为0.35㎜,相邻两个圆弧凸台21的间距为0.15㎜。所述圆弧凸台21的高度为0.2㎜,且所述圆弧凸台21为R0.1的圆弧。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毅合捷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毅合捷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92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锈钢无缝钢管
- 下一篇:一种加纤预制内肋缠绕波纹管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