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入水河段的水体前置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8568.2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7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樊蓓莉;崔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利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孙巍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系统 水体 橡胶坝 挡水 前置 石笼 河段 本实用新型 接触氧化池 生物膜净化 预处理单元 净化单元 光触媒 卵石层 铝基 入水 污染物负荷 厌氧生物池 人造水草 水流方向 依次设置 沉砂池 格栅网 格栅 基底 嵌入 污染物 纤维 湖泊 河水 上游 治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入水河段的水体前置净化系统,所述水体前置净化系统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预处理单元、生物膜净化单元以及光触媒净化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设置在上游方向上的挡水石笼、设置在所述挡水石笼后的橡胶坝以及设置在所述挡水石笼与橡胶坝之间的沉砂池,所述生物膜净化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橡胶坝下游的砾间接触氧化池以及设置在所述砾间接触氧化池下游的厌氧生物池,所述光触媒净化单元包括嵌入在水体基底上的卵石层、设置在所述卵石层上方的铝基TiO2格栅网以及一端固定在铝基TiO2格栅网上的人造水草纤维。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降低进入湖泊和治理河段河水中的污染物、减少水中的污染物负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环境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入水河段的水体前置净化系统,尤其适合于湖泊或河道治理工程段上游来水的净化与处理。
背景技术
目前河流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河道水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只靠河道本身的自净能力不足以保持水质和恢复生态。河道生态治理的目的在于:在保证河流河水通过能力的前提下,净化河流水环境,恢复河流生态系统。但是河流、湖泊上游来水伴随着耗氧有机污染物和氮、磷营养盐的输入,会恶化治理河流段或湖泊的水环境状态和水生态功能,加重河湖治理工程的负荷,同时不利于水体自净能力的形成和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
由此,伴随产生了河道或湖泊的入水河段的前置净化系统。所谓前置净化系统就是利用工程措施或者构筑物将受污染水体中的污染物截留、净化,不让其全部进入所要保护或治理的水体中。前置水库是目前应用在河流面源污染处理中最常见的前置净化措施,但其结构单一,且主要通过沉淀和拦截作用处理水体污染物。因此,针对湖泊或河道治理工程段的水体,有必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减少其收纳的污染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湖泊或河道治理工程段水体由于上游来水中的污染物的输入而导致水体污染负荷上升、水生态功能恶化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入水河段的水体前置净化系统。通过本实用新型构建的前置净化系统在河道中对上游来水进行前置净化处理,使治理河道内或湖泊内水环境状况和水生态功能得到保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入水河段的水体前置净化系统,所述水体前置净化系统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预处理单元、生物膜净化单元以及光触媒净化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设置在上游方向上的挡水石笼、设置在所述挡水石笼后的橡胶坝以及设置在所述挡水石笼与橡胶坝之间的沉砂池,所述生物膜净化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橡胶坝下游的砾间接触氧化池以及设置在所述砾间接触氧化池下游的厌氧生物池,所述光触媒净化单元包括嵌入在水体基底上的卵石层、设置在所述卵石层上方的铝基TiO2格栅网以及一端固定在铝基TiO2格栅网上的人造水草纤维。
优选地,所述挡水石笼的高度与厚度的比值为3:1,所述挡水石笼内部填充粒径为30~50cm的砾石;所述橡胶坝设置在所述挡水石笼后侧500cm处,所述橡胶坝的最高挡水水位与洪水位相同,所述橡胶坝的最低挡水水位与平均枯水位相同。
优选地,所述砾间接触氧化池由设置在上游且与护岸垂向相连的第一混凝土墙、设置在第一混凝土墙下游且与护岸垂向相连的第二混凝土墙以及混凝土盖板形成封闭的池体空间,所述砾间接触氧化池的底部沿水流方向向下设置8%~12%的坡度,所述第一混凝土墙的底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第二混凝土墙上部设有与所述厌氧生物池上部相连通的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混凝土墙底部设置排泥管,所述排泥管穿过所述厌氧生物池基底与所述卵石层相连通,所述排泥管末端设有流量阀。
优选地,所述砾间接触氧化池内填充粒径25~100cm的砾石,砾石的粒径由下向上递减铺设形成砾石层,所述砾石层内中部设有曝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利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利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85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