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麻醉科用气管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8020.8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1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敏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管壁 隔板 呼吸孔 本实用新型 气管导管 呼吸管 麻醉科 通孔 周向均匀分布 活动连接有 前端设置 一侧导管 充气管 导气管 分支管 环形囊 连接管 内固定 圈环形 联通 囊管 气管 麻醉 医护 呼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麻醉科用气管导管,包括导管和连接管,所述的导管的前端设置有通孔,所述导管的壁上位于通孔所在壁的后方设置有呼吸孔,所述呼吸孔沿导管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导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两圈环形囊管,所述导管的管壁内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设置有环形囊管的一侧导管的管壁形成充气管,所述第二隔板与导气管内侧的管壁形成呼吸管,所述呼吸管与呼吸孔联通,所述导管的后端活动连接有分支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方便在气管内进行固定,医护人员的麻醉和患者的呼吸能够同时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麻醉科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麻醉科用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上,经常需要使用气管导管插入人体气管来建立人工气道,如对于心肺复苏的病人,第一时间建立有效的人工气道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临床麻醉、急救治疗中经常使用的方法。由于插管时为维护病人的呼吸通道,往往需要实施气管内表面麻醉。目前医院内使用的气管导管均只有一个气道,功能单一,在为患者进行麻醉或通过呼吸机进行通气时,要分别进行,多次对患者的气管插入导管,不仅容易损伤气管,而且延长了抢救时间,降低了抢救效率。另外,对于处在手术阶段或需要长时间留置气管导管的患者,常常需要进行二次麻醉,这样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而且给患者增加了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方便固定和减轻患者痛苦的麻醉科用气管导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麻醉科用气管导管,其特点在于:包括导管和连接管,所述的导管的前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所在的壁为弧形,所述导管的壁上位于通孔所在壁的后方设置有呼吸孔,所述呼吸孔沿导管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呼吸孔与导管的弧形壁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导管管壁固定连接,所述导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两圈环形囊管,所述导管的管壁内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设置有环形囊管的一侧导管的管壁形成充气管,充气管的一端与进气管一体连接,充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盲板,进气管的端口处设置有盖塞,空气由进气管进入充气管并保持在充气管内,所述第二隔板与导气管内侧的管壁形成呼吸管,所述呼吸管与呼吸孔联通,所述导管的后端活动连接有分支管,所述分支管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不连通,所述第二腔室的壁上固定连接有输氧管,所述第一腔室与麻醉机的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二腔室上的输氧管与呼吸机连接。
根据所述的麻醉科用气管导管,其特点在于:所述进气管可与打气筒连接。
根据所述的麻醉科用气管导管,其特点在于:所述导管外壁上设置有刻度尺。
根据所述的麻醉科用气管导管,其特点在于:所述导管的后端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套和保护套,限位套与保护套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麻醉科用气管导管设置有两圈环形囊管,使用时,医护人员手握导管,将导管沿患者口腔插入气管内,由于导管的前端的壁为弧状,不会对患者的气管造成损伤,对患者起保护作用,插入导管后,打开进气管的盖塞,使进气管与打气筒连接,对充气管充气,充气后,环形囊管鼓起,由于鼓起的环形囊管贴合在气管内壁处,使导管在患者的气管内不会发生移位,同时也使导管不会因为气管的挤压而变形,有利于麻醉的进行,导管的壁上开设有呼吸孔,呼吸孔与管壁内的呼吸管联通,患者可通过呼吸孔和呼吸管自由呼吸,使得医护人员的麻醉和患者的呼吸能够同时进行,导管后端部的限位机构进一步限制了导管的移位,导管上的刻度尺方便医护人员观察导管插入的深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方便在气管内进行固定,医护人员的麻醉和患者的呼吸能够同时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管的剖视俯视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敏,未经王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80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气管切开导管
- 下一篇:一种可持续气道内吸引的气管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