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加工飞机蒙皮铆钉孔的阶梯钻铰刀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6985.3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5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弢;王梅;范羽;蒋长青;马提;李得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阿诺精密切削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0 | 分类号: | B23B51/00;B23B51/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陶纯佳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屑槽 外周 飞机蒙皮 中心对称 阶梯钻 铆钉孔 外周面 加工 铰刀 刃瓣 周刃 本实用新型 过渡连接 加工效率 同心连接 刀体 前向 生产成本 依附 分割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工飞机蒙皮铆钉孔的阶梯钻铰刀,其能解决现有传统方法加工存在的加工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加工质量无法满足要求的问题。刀体包括自前向后同心连接成一体的第一圆柱与第二圆柱,第一圆柱的直径D1小于第二圆柱的直径D2;第一圆柱的外周面上开设有两条沿中心对称第一排屑槽并在第一圆柱的外周面形成两个刃瓣,第二圆柱的外周面上开有两条沿中心对称第二排屑槽,第一圆柱外周面的两条第一排屑槽均延伸至第二圆柱外周面上,第二圆柱上的第一排屑槽与第二排屑槽依附连接,第二圆柱上的两条第一排屑槽、两条第二排屑槽将第二圆柱的外周面分割形成两条周刃,第一圆柱上的每一个刃瓣与对应的第二圆柱上的周刃均通过阶梯角过渡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加工飞机蒙皮铆钉孔的阶梯钻铰刀。
背景技术
铆接结构具有良好的连接强度和可靠性,是飞机装配中最重要的连接方式,铆接占飞机装置中所有连接方式的70%以上。铆接主要用于飞机的蒙皮部位,如飞机蒙皮与蒙皮之间、蒙皮与框之间、蒙皮与肋之间以及蒙皮与其他构件之间的连接,同时还应用于大梁装配、肋、框、加强筋和析条的装配与连接、各种零部件上的配件的安装、以及为数众多的支撑件和其它部件的接合等。
铆接结构是飞机结构上容易失效的部件之一,其不仅是静强度校核的关键部位,也是疲劳寿命校核的关键部位,因此铆钉孔的加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铆钉孔加工特别是飞机蒙皮的圆弧面上的铆钉孔加工,都是先在圆弧面上铣削一个小平面,然后用钻头钻铆钉孔,再用铰刀铰削铆钉孔,接着用倒角刀加工倒角面;目前采用这种传统方法在飞机蒙皮的铆钉孔加工中,由于其需要采用钻头、铰刀、倒角刀分别依次加工,不仅占用刀库库位较多,而且频繁换刀导致生产节拍低、加工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尤其是圆弧面上的铆钉孔加工,常常会出现倒角孔中心线与基孔中心线不能重合的问题,这就导致阶梯孔同轴度、位置度差;另外采有普通钻头、铰刀进行钻孔及铰削时出口容易产生毛刺、且孔表面的粗糙度较差,而倒角刀的大余量切割往往又会产生振刀现象,严重时容易产生崩刀甚至断刀,严重影响生产安全。
有时为了节省刀具成本,会设计一把阶梯倒角钻,一次性加工铆钉孔和倒角面;但当变径比超过2倍径以上,采用常规阶梯钻的设计,在制造时往往会发生第一阶梯的背宽特别窄,刀具刚性差,继而不能满足铆钉孔的直线度要求;而为了保证第一阶梯的背宽,第二阶梯的径向前角特别大,这样在加工铆钉孔倒角时又会发生振刀现象,因而也无法保证铆钉孔的加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工飞机蒙皮铆钉孔的阶梯钻铰刀,其能解决现有传统方法加工存在的加工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加工质量无法满足要求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加工飞机蒙皮铆钉孔的阶梯钻铰刀,其包括直径为D3的刀柄和同心一体地设于所述刀柄前端的刀体,所述刀体包括自前向后同心连接成一体的第一圆柱与第二圆柱,所述第一圆柱的直径D1小于所述第二圆柱的直径D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为钻头部,所述第二圆柱为铰刀部,所述第一圆柱的外周面上开设有两条沿中心对称第一排屑槽并在所述第一圆柱的外周面形成两个刃瓣,所述第二圆柱的外周面上开有两条沿中心对称第二排屑槽,所述第一圆柱外周面的两条第一排屑槽均延伸至所述第二圆柱外周面上,所述第二圆柱上的第一排屑槽与所述第二排屑槽依附连接,所述第二圆柱上的两条每一排屑槽、两条第二排屑槽将所述第二圆柱的外周面分割形成两条周刃,所述第一圆柱上的每一个刃瓣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圆柱上的周刃均通过阶梯角过渡连接,所述第一排屑槽的芯厚d1=0.25D1~0.35D1,所述第二排屑槽的芯厚d2=0.25D2~0.35D2,且d1小于d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柱的前端刀尖部设有顶角θ,所述顶角θ角度范围在150°~17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柱的前端刀尖部与刃瓣转角处设有刀尖倒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阿诺精密切削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阿诺精密切削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69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