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程车用履带式模块化底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5598.8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0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发伟;魏成思;逯呈承;俞素军;代香;于丽莉;甘林;郭卓萍;纪弘祥;张木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H7/02 | 分类号: | F41H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袁孜 |
地址: | 1000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盘 模块化底盘 移动平台 工程车辆 工程车 履带式 履带 履带装甲车辆 本实用新型 装甲工程车 工程作业 履带车辆 新型履带 行动模块 优化设计 自动制动 变型 模块化 后舱 可选 匹配 应用 开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程车用新型履带式模块化底盘,属于工程类履带车辆技术领域,能够使履带装甲移动平台在传统履带移动平台的基础上根据工程车辆底盘特点进行匹配优化设计,模块化底盘包括工程车辆底盘布局、后舱体(2)。该底盘具有可选行动模块以及实现无人自动制动操纵等特性,具备适应多种工程作业底盘需求,变型快,模块化程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工程类履带装甲车辆的敏捷开发,是一种新型的履带式移动平台,适用于多种装甲工程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类履带车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工程车用新型履带式可更换模块底盘及模块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工程类履带式装甲车辆底盘,主要有以下缺点:第一、承载能力较低,且无装甲防护,难以适应严酷环境高强度工程作业。第二、工程作业设备种类较多,但一般底盘变形能力较差,难以满足大型工程作业设备的安装要求。第三、工程作业设备的外形大小不一,体积较大,一般底盘承载空间较小,难以满足承载要求。第四、一些特殊需求的作业环境(如探雷)要求底盘具备自动制动操纵,现有的装甲底盘的制动操纵装置难以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程车用履带式可更换模块底盘,使用该移动平台能够实现快速进行工程领域承载舱体变型设计开发,可选行动模块选配以及实现自动制动操纵等先进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工程车用新型履带式模块化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工程车辆底盘布局结构、后舱体;工程车辆底盘布局结构即为动力舱、驾驶舱、后舱体的空间布局结构;后舱体分别为左侧舱体,中间舱体,右侧舱体三个舱体,左侧舱体、右侧舱体是由水平甲板、同侧的侧甲板及顶甲板组成;右侧舱体水平甲板至位于右侧舱体上顶甲板具有安装空间;左侧舱体水平甲板至位于左侧舱体上的顶甲板具有安装空间;中间舱位于右侧舱体、左侧舱体之间;左侧舱体与右侧舱体空间大小一致,为采用隔板将其各均分为三个隔舱空间,隔舱空间基本均等。
优选地,还包括5对负重轮结构、6对负重轮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传统手动机械制动操纵装置、自动电液制动操纵装置。
优选地,在后舱体的内部和顶部采用了附带加强筋的隔板。
优选地,后舱体的长度能够变化,使其长度要么适用于5对负重轮结构,要么适用于6对负重轮结构。
优选地,5对负重轮结构、6对负重轮结构,分别对应不同长度的车体。
优选地,,工程车辆底盘布局结构采用现有布局。
优选地,顶甲板上方为工程设备中的作业机构的安装空间。
在该模块化履带式通用底盘在传统履带移动平台的基础上,采取对车体、行动、制动操纵模块进行集合选配的方式,灵活组合车体、行动模块、制动操纵模块,从而构建对应的适应性部件。根据工程领域车辆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履带移动平台的推进系统进行行动匹配优化,对工程车辆独有的载荷及专用设备从总体布局上进行优化设计,在后舱的内部分别将左侧与顶部甲板、右侧与顶部甲板采用了筋板隔舱结构设计,并使后舱的载荷承载能力均衡,适用于舱体的模块化变型。行动模块包含5对负重轮模块或者6对负重轮模块等两种模块,以满足工程领域车辆对应两种不同车体长度的行走要求,在操纵方面集成了手动及自动双模式制动模块,以满足日常行驶/特殊工程作业状态下的不同制动要求,实现了驾驶员在线制动操纵以及离线制动操纵功能。与传统履带移动平台相比较,新型模块化履带式通用底盘具有承载舱体变型容易,可选行动模块选配以及实现无人自动制动操纵等特性,具备适应多种工程作业需求,变型快,模块化程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工程类车辆的敏捷开发,是一种新型的通用履带式移动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55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弹战术背心
- 下一篇:一种1064nm激光的远程毁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