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避免金属压铸产品产生圆柱孔内缩孔的模具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855531.4 | 申请日: | 2017-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3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 发明(设计)人: | 赵兵;吴宝根;黄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五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马云 |
| 地址: | 20161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孔 定模 动模型腔 金属压铸 模具结构 动模 本实用新型 定模型腔 孔形 内缩 产品型腔 动模合模 生产效率 适配 缩孔 凸台 变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避免金属压铸产品产生圆柱孔内缩孔的模具结构,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设于动模的正上方,所述定模上设有定模型腔,所述动模上设有动模型腔,所述定模与动模合模时,定模型腔与动模型腔构成产品型腔,所述动模型腔内设有与产品圆柱孔相适配的孔形芯,所述孔形芯的周边设有减料凸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避免金属压铸产品的圆柱孔内产生缩孔现象,减少产品变形,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可避免金属压铸产品产生圆柱孔内缩孔的模具结构,属于生产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压铸(全称:压力铸造),是指将熔融合金在高压、高速条件下填充模具型腔,并在高压下冷却成型的铸造方法,是铸造工艺中应用最广、发展速度最快的金属热加工成形工艺方法之一。
采用压铸工艺生产金属产品时难免需要使用压铸模具,压铸模具通常包括定模和动模,压铸模具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先合模,定模与动模之间形成型腔,然后液体金属在高压下充满该型腔,待金属液体固化后,开模,动模与定模分开,便可将成型产品取出。但是采用传统的压铸模具生产具有圆形孔的产品时,圆形孔内容易产生缩孔现象,为了减少缩孔现象,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在生产过程中,对模具增加冷却,同时压铸过程中增加喷涂,但是这种方法依旧无法完全解决缩孔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避免金属压铸产品产生圆柱孔内缩孔的模具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避免金属压铸产品产生圆柱孔内缩孔的模具结构,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设于动模的正上方,所述定模上设有定模型腔,所述动模上设有动模型腔,所述定模与动模合模时,定模型腔与动模型腔构成产品型腔,所述动模型腔内设有与产品圆柱孔相适配的孔形芯,所述孔形芯的周边设有减料凸台。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孔形芯设于减料凸台的中部,孔形芯与减料凸台之间开有料槽。作为优选方案,孔形芯与减料凸台平齐或高于减料凸台。
作为优选方案,减料凸台的宽度与高度比为1:1-1:2。
作为优选方案,减料凸台的俯视面为扇环形,孔形芯设于扇环形减料凸台的扇心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动模内设有模芯置放孔。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具结构,在动模型腔内设有与产品圆柱孔相适配的孔形芯,孔形芯的周边设有减料凸台,可避免金属压铸产品的圆柱孔内产生缩孔现象,降低了产品不良率,提高了压铸产品的生产效率,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避免金属压铸产品产生圆柱孔内缩孔的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减料凸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示意如下:1-定模;2-动模;3-产品型腔;4-产品;5-孔形芯;6-减料凸台;7-料槽;8-模芯置放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五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五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55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防止粘定模的模具拉断浇口结构
- 下一篇:一种压铸模具镶块冷却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