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虚拟模拟设备滑环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855294.1 | 申请日: | 2017-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65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 发明(设计)人: | 游满员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英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39/08 | 分类号: | H01R3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2000 江西省九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滑环 壳罩 碳刷 本实用新型 上下两侧 微型风机 虚拟模拟 固定盒 水平向 螺栓 垂直连接 对称开设 上下两端 水平安装 虚拟设备 移动支架 右侧内壁 转动调节 安装口 输风管 贴合 左端 轴承 备用 进场 通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虚拟模拟设备滑环,包括壳罩和滑环,所述壳罩左侧中部安装有轴承B,所述壳罩左端的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壳罩右侧内壁的中部水平安装有连杆,且连杆左端垂直连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上下两端均水平向左安装有微型风机,且微型风机的输风管水平向左。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壳罩左端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碳刷杆,在其中一组碳刷杆损坏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调节螺栓带动移动支架底部左右两端的备用碳刷杆与滑环贴合,方便快捷,避免在碳刷损坏时滑环就无法正常通电工作导致虚拟设备无法进场运行,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虚拟模拟设备滑环。
背景技术
目前,滑环,就是负责为旋转体连通、输送能源与信号的电气部件,现有的虚拟设备的制造中,滑环是虚拟设备制造时不可缺少的电信连接部件,但是现有的滑环的碳刷组件通常只有一组,在碳刷损坏时滑环就无法正常通电工作导致虚拟设备无法进场运行,并且滑环护罩内温度没有散热装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虚拟模拟设备滑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虚拟模拟设备滑环,由于在壳罩左端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碳刷杆,在其中一组碳刷杆损坏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调节螺栓带动移动支架底部左右两端的备用碳刷杆与滑环贴合,方便快捷,避免在碳刷损坏时滑环就无法正常通电工作导致虚拟设备无法进场运行,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虚拟模拟设备滑环,包括壳罩和滑环,所述壳罩左侧中部安装有轴承B,所述壳罩左端的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壳罩右侧内壁的中部水平安装有连杆,且连杆左端垂直连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上下两端均水平向左安装有微型风机,且微型风机的输风管水平向左,所述固定盒左侧中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固定盒内部中部安装有处理器,所述滑环水平置于壳罩内部左方,所述轴承B水平贯穿连接有传动轴杆,且传动轴杆右端贯穿于滑环中部,所述安装口远离滑环的一侧盖合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中部垂直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板左右两端均垂直安装有紧固螺丝,所述螺纹孔垂直贯穿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固定板靠近滑环的一侧垂直安装有固定框,且固定框左右两侧内壁均垂直安装有通电铜杆,所述通电铜杆呈L状,所述通电铜杆远离滑环的一端与固定板垂直贯穿连接,所述调节螺栓靠近固定框的一端通过轴承A与移动支架转动连接,且轴承A安装在移动支架顶端中部,所述移动支架呈凹型,且移动支架靠近滑环的左右两端均竖直连接有碳刷杆,所述碳刷杆呈倒L转,所述固定框底部左右两端均竖向开设有穿孔,所述移动支架底部左右两端的碳刷杆分别贯穿在固定框底部左右两端的穿孔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据输出端与处理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微型风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罩右侧上下两端均水平开设有散热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通过紧固螺丝与壳罩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碳刷杆靠近通电铜杆的一端与通电铜杆底部搭接。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TCZW500,所述处理器的型号为AMDfx8300,所述微型风机的型号为DP200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虚拟模拟设备滑环,通过在固定盒的上下两端均水平向左安装有微型风机,固定盒左侧中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固定盒内部中部安装有处理器,壳罩右侧上下两端均水平开设有散热孔,当固定盒内的温度传感器感应到壳罩内部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温度传感器将数据传输给处理器,处理器将信号传输给微型风机,微型风机吹风通过输风管对滑环和碳刷杆进行吹风散热,热量从散热孔排出,延长滑环和碳刷杆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英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英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52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