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工刀具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855130.9 | 申请日: | 2017-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5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旭升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51/08 | 分类号: | B23B51/08 |
| 代理公司: | 宁波智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55 | 代理人: | 朱萍 |
| 地址: | 3158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刀身 对称 本实用新型 加工刀具 安装柄 倒角刃 排屑槽 切削刃 开孔 侧面设置 分开设置 复合刀具 工作效率 金属工件 一端设置 一体成型 倒角刀 机加工 开孔刀 孔边缘 倒角 合并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加工刀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刀身和安装柄,刀身一端和安装柄为一体成型,刀身另一端设置有两片对称的切削刃,刀身中部设置有两片对称的倒角刃,刀身侧面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排屑槽,切削刃和倒角刃分开设置在排屑槽内。本实用新型用于金属工件的开孔加工,将开孔刀和倒角刀合并,形成复合刀具,在开孔的同时将孔边缘进行倒角,减少一道工序,提高工作效率,产品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工刀具结构。
背景技术
在工件加工中,为了达到技术要求,需要在已经成型的金属工件上进行开孔,由于在金属工件上开孔切削时所需力大,多采用机器带动刀具进行加工。在切削过程中,刀具会在工件开孔周围留下切削痕迹,由于单个工件上多个孔所需的开孔宽度和深度不同,需要多种刀具配合,在开孔处设计倒角,使得工件的开孔造型美观的同时能够在工件安装中起到引导螺栓的作用。在开孔完毕后,将孔边缘进行倒角就需要进行倒角工序,要将开孔刀具取下换上倒角刀具,工序复杂操作不便,由于工序中换刀具使得工件要移开再装入固定,位置容易发生偏移,在倒角工序中,加工位置会发生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切削精度高、切削工序少、工件无切削刀痕的加工刀具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加工刀具结构,包括刀身和安装柄,所述刀身一端和安装柄为一体成型,所述刀身另一端设置有两片对称的切削刃,所述刀身中部设置有两片对称的倒角刃,所述刀身侧面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排屑槽,所述切削刃和倒角刃分开设置在排屑槽内。
在上述一种加工刀具结构中,所述倒角刃包括第一平行刃、倾斜刃和第二平行刃,所述第一平行刃与刀身平行且与切削刃呈直线设置。
在上述一种加工刀具结构中,所述倾斜刃一侧与第一平行刃连接,所述倾斜刃倾斜设置逐渐至与刀身直径相等。
在上述一种加工刀具结构中,所述倾斜刃另一侧与第二平行刃连接,所述第二平行刃超出刀身侧面且与刀身平行。
在上述一种加工刀具结构中,所述安装柄直径小于刀身直径。
在上述一种加工刀具结构中,所述刀具整体采用钨钢合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用于金属工件的开孔加工,将开孔刀和倒角刀合并,形成复合刀具,在开孔的同时将孔边缘进行倒角,减少一道工序,提高工作效率,且误差小,产品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工刀具结构示意图。
图中,刀身1,安装柄2,切削刃3,倒角刃4,第一平行刃41,倾斜刃42,第二平行刃43,排屑槽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加工刀具结构,包括刀身1和安装柄2,刀身1一端和安装柄2为一体成型,刀身1另一端设置有两片对称的切削刃3,刀身1中部设置有两片对称的倒角刃4。在开孔过程中,切削刃3先接触工件,当切削刃3将工件开出孔后,随着刀具的深入,倒角刃4接触到孔边沿,在机器带动下完成倒角。
刀身1侧面设置有两个对称的排屑槽5,切削刃3和倒角刃4分开设置在排屑槽5内。切削刃3和倒角刃4设置在排屑槽5内,在工件进行切削时,便于废屑排出和散热将,削刃和倒角刃4分开设置,在使用中刀具不易损坏。
进一步优选地,倒角刃4包括第一平行刃41、倾斜刃42和第二平行刃43,第一平行刃41与刀身1平行且与切削刃3呈直线设置。第一平行刃41与切削刃3呈直线,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对孔内壁切削形成各种不规则刀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旭升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旭升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51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