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855005.8 | 申请日: | 2017-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14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进;苏长玺;冯海暴;张乃受;冯甲鑫;马宗豪;曲俐俐;张学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073 | 分类号: | E02D29/073;E02D29/16;E02D31/02 |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高洋;李祺 |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顶推管 连接管 沉管隧道 封门 管段 对接端 施工技术领域 伸出 本实用新型 安装管段 储水腔 止水带 可逆 水压 储水 管壁 节套 止水 施工 预制 匹配 背离 | ||
1.一种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用于沉管隧道的最后一节管段(1)与已安装管段(2)的对接,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推管节(3)和用于连接所述顶推管节(3)的连接管节(4),所述连接管节(4)预制于所述最后一节管段(1)的待对接端,所述顶推管节(3)套接于所述连接管节(4)内;所述顶推管节(3)背离所述最后一节管段(1)的一端可伸出于所述连接管节(4)以与所述已安装管段(2)的待对接端匹配对接,所述顶推管节(3)可伸出端的端面设有第一止水带(5);所述顶推管节(3)内设有封门(7),所述封门(7)、连接管节(4)的管壁以及设置于所述最后一节管段(1)待对接端的端封门(8)之间形成可储水的储水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管节(3)的可伸出端与所述已安装管段(2)的待对接端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管节(3)、连接管节(4)与最后一节管段(1)共轴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管节(3)靠近所述最后一节管段(1)的一端设有向所述顶推管节(3)外部突出的第一凸缘(31),所述连接管节(4)背离所述最后一节管段(1)的一端设有向所述连接管节(4)内部突出的第二凸缘(41);当所述顶推管节(3)伸出至最大位置时,所述第一凸缘(31)背离所述最后一节管段(1)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凸缘(41)靠近所述最后一节管段(1)的侧面可相抵,以防止所述顶推管节(3)脱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31)背离所述最后一节管段(1)的侧面设有第二止水带(6),以防止水从顶推管节(3)与连接管节(4)之间的缝隙渗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水带(5)和/或第二止水带(6)沿所述顶推管节(3)的周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水带(5)和/或第二止水带(6)为GINA止水带、OMEGA止水带或中埋式可注浆止水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节(4)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储水腔(9)相连通的进水管(11),所述进水管(11)设有进水阀(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50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