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电站通风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3191.1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3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田静;陈声新;叶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万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56 | 分类号: | F24F11/56;F24F11/74;F24F13/28;F24F11/54;F24F110/10;F24F110/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顿海舟;李唐明 |
地址: | 51019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站 抽风系统 除湿系统 送风系统 抽风 通风循环系统 温度调节系统 温度湿度检测 智能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 除湿装置 控制终端 输风管 送风机 送风 沿高度方向设置 多级过滤网 检测数据 内部环境 排风管道 实时监测 实时控制 排风机 整体式 传输 | ||
1.一种变电站通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送风系统、抽风系统、除湿系统、温度湿度检测系统、温度调节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所述送风系统包括整体式输风管、多级过滤网和送风机,所述送风机与所述输风管连接,所述多级过滤网设置在所述整体式输风管内;所述抽风系统包括沿高度方向设置的多级排风管道和排风机,所述排风管道安装在变电站侧壁的排风口上,所述排风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排风机连接,紧邻所述排风机的一侧设置若干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上的叶片尾缘上设置锯齿结构或波纹结构;所述除湿系统包括送风除湿装置和抽风除湿装置,所述送风除湿装置与所述送风机连接,所述抽风除湿装置设置在所述排风管道内,所述送风除湿装置和所述抽风除湿装置中均设置分子筛;所述温度湿度检测系统设置在所述变电站内部,所述温度湿度检测系统沿着设置在所述变电站内部的轨道结构上移动;所述温度调节系统连接所述送风机对进入所述变电站内部的空气进行温度调节处理;所述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所述送风系统、抽风系统、除湿系统、温度湿度检测系统、温度调节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系统收集所述温度湿度检测系统采集到的数据后对所述送风系统、抽风系统、除湿系统和温度调节系统进行远程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通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风管为纤维材料制成,所述输风管中设置多个定位圈用于安装所述多级过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通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倾斜设置,所述导流叶片在所述排风管道内从上至下均匀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通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除湿装置中的分子筛为一级分子筛,所述抽风除湿装置中的分子筛为二级分子筛;所述送风除湿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送风机,所述送风除湿装置的另一端为漏斗状且设置隔尘网,所述一级分子筛设置在所述抽风除湿装置的中心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通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除湿装置的周壁上设置镂空结构,所述二级分子筛通过纱布包裹置于所述抽风除湿装置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通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除湿装置至少设置一个,所述抽风除湿装置沿所述排风管道的周向从上之下或从左至右均匀设置在所述排风管道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通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湿度检测系统包括温度检测仪和湿度检测仪,所述温度检测仪和湿度检测仪集成在一个移动架上,所述移动架在所述轨道结构上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通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中设置控制终端,所述温度湿度检测系统中设置发射模块,所述送风系统、抽风系统、除湿系统、温度调节系统中设置接收模块,所述发射模块将数据传输至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将指令发送至接收模块控制所述送风系统、抽风系统、除湿系统、温度调节系统运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通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终端为手持移动端或PC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通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的外壁上还设置镂空吸噪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万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万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319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风压展示装置
- 下一篇:基于外置传感器的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