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2894.2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2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杨;邹艳芬;李晓琛;罗莉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单元 集气室 消防排烟系统 人防 人防工程 消防排烟 风管 腔室 整体结构设计 本实用新型 防火分区 相对布置 人防门 分隔 耗时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其包括第一防护单元、第二防护单元、两根消防排烟风管和两个集气室,所述第一防护单元和所述第二防护单元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的腔室分隔开的人防墙,所述两个集气室分别设置于所述人防墙的两侧,且所述两个集气室为相对布置,位于所述两个集气室的腔室之间的人防墙上安装有两道第一人防门,所述两个集气室的外墙上分别穿设有所述消防排烟风管。该消防排烟系统适用于一个防火分区内包含两个人防防护单元的情况,安全性和可靠性极高,整体结构设计非常简单,操作方便,在进行战时转换时的效率高,耗时较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防工程,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
背景技术
人防工程是一种具有防护要求的特殊地下建筑,也称为人防工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防护单元则是指在防空地下室中,其防护设施和内部设备均能够自成体系的使用空间,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是为了提高人防工程的抗毁伤能力,即个别防护单元被毁伤,不至于导致整个工程被毁伤。防护单元标准面积根据人防工程类型的不同而异,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配套建设的人防工程战事功能逐渐增多,单项工程面积逐渐增大。依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的要求,人防防护单元面积不得超过2000㎡。而根据《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设置自动喷淋的防火分区最大不超过超过4000㎡。
目前对于一个防火分区内包含两个人防防护单元的工程普遍采用一种影响人防防护密闭门(简称人防门)正常使用的安装方式。如图1所示,消防排烟风管直接由人防门下方直接穿越两个人防防护单元,在依照该方案设计过程中发现,该设计方案首先不能支持在日常维护过程中正常启闭人防门,无法对人防门进行检修维护;其次,在人防工程临战转换中,该设计方案无法支持人防工程的快速战时转换,需将消防排烟风管切断后再封闭,增加了转换工作量,花费宝贵的转换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该消防排烟系统适用于一个防火分区内包含两个人防防护单元的情况,安全性和可靠性极高,整体结构设计非常简单,操作方便,在进行战时转换时的效率高,耗时较短。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其包括第一防护单元、第二防护单元、两根消防排烟风管和两个集气室,所述第一防护单元和所述第二防护单元之间设有用于将二者的腔室分隔开的人防墙,所述两个集气室分别设置于所述人防墙的两侧,且所述两个集气室为相对布置,位于所述两个集气室的腔室之间的人防墙上安装有两道第一人防门,所述两个集气室的外墙上分别穿设有所述消防排烟风管。
可选的,所述集气室包括至多三面所述外墙,所述外墙与所述人防墙围设形成所述集气室。
可选的,所述两道第一人防门为分设于所述人防墙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两道第一人防门在所述人防墙上为相对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集气室的外墙上设有防火门。
可选的,所述防火门为甲级防火门。
可选的,所述用于人防工程的消防排烟系统还包括至少一台排烟风机,所述排烟风机与任意一根所述消防排烟风管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消防排烟风管上与所述集气室相连接的位置处设有防火阀。
进一步的,所述防火阀为280℃常开式排烟防火阀。
可选的,位于所述集气室外侧的人防墙上设有至少一道第二人防门,且所述第二人防门的规格大于所述第一人防门的规格。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28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