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氧化碳致裂器拆装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2592.5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2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赵艳军;王金军;张毅;侯俊峰;余程是捷;严飞;申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隧道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B25H1/02;B25H1/10;B25H5/00;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003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拆装 凸块 一体机 本实用新型 电机 气缸杆 二氧化碳 插杆 气缸 锁盖 桌脚 螺纹杆螺纹 机器领域 机器移动 块接触 连接套 螺纹杆 万向轮 伸入 压块 支撑 穿过 震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拆装机器领域,公开了二氧化碳致裂器拆装一体机,其包括平台,平台上设有两个桌脚,桌脚上设有凸块,凸块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上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万向轮,还包括插杆,插杆穿过凸块、连接块后伸入凸块内;平台上设有气缸,气缸上设有气缸杆,气缸杆上设有压块,平台上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上设有支撑块,平台上还设有螺纹杆,螺纹杆螺纹连接有锁盖,锁盖与支撑块接触;平台上设有电机,电机上设有连接套。本实用新型具有减少电机震动、保证拆装一体机稳定性、机器移动方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拆装机器领域,尤其涉及了二氧化碳致裂器拆装一体机。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致裂器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在受热时迅速气化膨胀并释放足够的爆破能量,造成岩体或煤体破裂的装置,可取代炮采过程中的雷管炸药,还可以在瓦斯抽采过程中使煤体预裂,有效增加煤层透气性,提高煤层瓦斯抽采效率,同时在此过程中无火花产生,增加了安全性,具有优越的使用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一般使用拆装机器对二氧化碳致裂器进行拆装,但在拆装时电机震动大,震动从而导致二氧化碳致裂器发生偏移,从而会导致出现二氧化碳致裂器在高压力的作用下损坏甚至报废的情况。并且,拆装机器有时需要移动到指定区域进行拆装工作,但人工搬运拆装机器费时费力,容易造成员工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拆装时震动大、搬运拆装机器费时费力的缺点,提供了二氧化碳致裂器拆装一体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二氧化碳致裂器拆装一体机,包括平台,平台上设有两个桌脚,桌脚上设有凸块,凸块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上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万向轮,还包括插杆,插杆穿过凸块、连接块后伸入凸块内;平台上设有蓄电池,平台上还设有容纳槽和通孔,容纳槽内设有照明灯,还包括电线,电线一端与照明灯连接,电线另一端与蓄电池连接,电线穿过通孔;平台上设有气缸,气缸上设有气缸杆,气缸杆上设有压块,平台上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上设有支撑块,平台上还设有螺纹杆,螺纹杆螺纹连接有锁盖,锁盖与支撑块接触;平台上设有电机,电机上设有连接套。
作为优选,凸块上还设有安装槽,插杆穿过连接块后伸入安装槽内。
作为优选,压块上设有第一旋转杆,第一旋转杆与压块螺纹连接,第一旋转杆上设有第一顶块;支撑块上设有第二旋转杆,第二旋转杆与支撑块螺纹连接,第二旋转杆上设有第二顶块。
作为优选,平台上设有减震装置,电机设置在减震装置内,减震装置上设有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电机分别与第一减震垫、第二减震垫接触,减震装置上还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与电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1)通过万向轮将拆装一体机移动到其他区域,从而节省了人工搬运拆装一体机的劳力,降低员工的疲劳,提升工作效率,并且通过插杆的作用,在使用万向轮的时候将万向轮弹出使用,在不使用万向轮的时候将万向轮收起,避免平台发生移动,保证拆装一体机的稳定性。
(2)通过照明灯在夜间提供照明,从而使拆装一体机在夜间能够使用,提升了拆装一体机的工作时间。
(3)位于支撑块上下两侧的锁盖在螺纹杆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支撑块上下移动,从而能调整二氧化碳致裂器的上下位置,从而使二氧化碳致裂器的中心与连接套的中心对齐,使连接套与二氧化碳致裂器的安装更方便。
(4)通过减震装置减少电机的震动,从而使电机运转更稳定,拆装速度快,并且降低因震动而导致二氧化碳致裂器损坏的风险。
(5)通过第一顶块和第二顶块,对二氧化碳致裂器的上下位置进行微调,从而使二氧化碳致裂器能更准确地对准连接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隧道工程公司,未经浙江省隧道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25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