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床中心架辅助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1050.6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16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陆一平;肖立涛;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76 | 分类号: | B23Q1/7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08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管 管套 固定部件 辅助支撑装置 车床中心架 光滑面 中心架 套管 贴合 本实用新型 待加工工件 细长轴工件 加工工件 加工工序 加工效率 细长轴 装卡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床中心架辅助支撑装置,所述装置装卡在所述中心架上,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管套,所述第一管套的表面为光滑面;第二管套,所述第二管套置于所述第一管套中,所述第二管套内部置有待加工的细长轴工件;第一固定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管套的一端;用于将工件与所述第二管套贴合的第二固定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管套的另一端;如此,将细长轴待加工工件置于第二套管内,通过第二固定部件将工件与第二管套均匀贴合,使得所述第二管套包裹住工件;因第一套管的外表面为光滑面,所以可以直接将该装置置于中心架上,无需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初步加工,减少了加工工序,进而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床磨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床中心架辅助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床中心架,在配合卡盘装卡定位被加工零件时,其支撑工件表面的结构部分为三根可伸缩的支柱或滚子,这样的中心架要求被支撑的工件在被支撑点处外圆必须是已经车削加工过的光滑圆柱表面,否则现有的中心架就无法使用。
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一些毛坯为圆钢或无缝钢管的细长轴的轴端部位的外圆、端面或中心孔进行车削加工。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做法是先利用其他车床将待加工部件的于中心架支撑部位车削出光滑的接触位置,然后再利用中心架配合卡盘对其进行二次装卡,然后对待加工部位进行相应的加工工序;这样必须通过两次加工才能对待加工部件的待加工部位进行加工,工序繁琐,降低了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床中心架辅助支撑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毛坯的细长轴工件进行车削加工时,加工工序繁琐,导致加工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床中心架辅助支撑装置,所述装置装卡在所述中心架上,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管套,所述第一管套的表面为光滑面;
第二管套,所述第二管套置于所述第一管套中,所述第二管套内部置有待加工的细长轴工件;
第一固定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管套的一端;
用于将工件与所述第二管套贴合的第二固定部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管套的另一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管套沿轴线方向开设有多个槽,所述多个槽中的其中一个槽为通槽。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管套两端的外表面为锥面。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及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为法兰。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及所述第二固定部件的内表面为锥面。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管套的两端均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第一管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通过螺栓相连,所述第一管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通过螺栓相连。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管套一端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固定部件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管套的内径。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管套另一端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二固定部件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管套的内径。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管套及所述第二管套为无缝钢管。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管套的材料包括:高强钢;所述第二管套的材料包括:弹簧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10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炉辊加工用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曲轴连杆颈减重工装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