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胶框及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0943.9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7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赵琦;王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3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模组 背光胶框 组装 液晶面板 内框体 本实用新型 矩形框体 承载面 外框体 液晶面板承载面 柔性电路板 外框体内壁 缓冲背板 受力均匀 惯性力 平整性 凹陷 背板 胶框 均一 破片 垂直 承载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胶框及背光模组,背光胶框为柔性的矩形框体,所述矩形框体包括外框体和垂直并凸出于所述外框体内壁的内框体,所述内框体用于承载液晶面板,其中,所述外框体的作为入光侧的侧边上设有两个凹陷的承载面,所述承载面用于搭载柔性电路板。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的背光胶框可以缓冲背板在组装时受到的惯性力,且内框体可以支撑液晶面板,避免了组装时胶框和背板在入光侧的卡和导致液晶面板承载面不均一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破片风险,且确保了液晶面板的平整性,且可确保组装后的背光模组受力均匀,从而增加了背光模组的整体强度,同时,也降低了背光模组的组装成本,组装更方便、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胶框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已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手机和数码相框等显示装置中。由于液晶本身不具发光特性,因此需要背光模组提供充足且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液晶显示器能够正常显示影响。现有的背光模组通常包含有一外框,外框内容置一光源组及一光学膜片组,其中,光源组发射出光线,通过由扩散板及各种不同功能的光学膜片所组成的光学膜片组而投射至一液晶面板上,以提供液晶面板所需的背光光源。
但在生产组装过程中,液晶面板会出现破裂现象,原因是:组装时在入光侧区域由于人员按压,加上部分机构件的尺寸存在差异,导致在模组入光侧两端位置的紧合程度不一,作业人员对模组入光侧两端位置过紧的配合机构件用力按压,背板受惯性力作用导致液晶面板破裂。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需创设一种背光胶框及背光模组,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背光胶框及背光模组,采用胶框充当灯罩,利用柔性胶框缓冲组装过程中背板受到的惯性力,能够降低破片风险。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光胶框,为柔性的矩形框体,所述矩形框体包括外框体和垂直并凸出于所述外框体内壁的内框体,所述内框体用于承载液晶面板,其中,所述外框体的作为入光侧的侧边上设有两个凹陷的承载面,所述承载面用于搭载柔性电路板。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面的其中一个侧壁与所述外框体之间具有缝隙。
进一步的,所述内框体位于所述入光侧两侧的侧边上均设有避让光学膜片的让位口。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体用于与背板接触的边缘上设有多个第一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体的四个顶角上设有第二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搁置在所述背板上的上述的背光胶框、置于所述背板与所述背光胶框围合而成的空间内的FPC、反射片、光源、导光板、光学膜片组和液晶面板,其中,
所述背板边缘与所述背光胶框的外周壁卡持;
所述反射片位于所述背板的底板上;
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反射片与所述内框体的底面之间;
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外框体内壁之间;
所述FPC位于所述光源与所述背板的底板之间;
所述液晶面板搁置在所述内框体的顶面上;
所述光学膜片组位于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并靠近所述内框体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为发光二极管灯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09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下式背光源及液晶显示器
- 下一篇:一种竖向悬挂式背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