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汽烟气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50557.X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74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发电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F28F1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陈思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管道 防腐层 蒸汽烟气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 蒸汽冷却段 蒸汽凝结段 蒸汽入口 换热器 联箱 蒸汽出口联箱 疏水冷却段 出口联箱 防腐成本 防腐效果 使用寿命 加热段 疏水 蒸汽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烟换热器,包括蒸汽入口联箱、出口联箱和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包括蒸汽冷却段、蒸汽凝结段和疏水加热段,所述蒸汽入口联箱和换热管道的蒸汽冷却段设有第一防腐层,所述换热管道的蒸汽凝结段、疏水冷却段和蒸汽出口联箱设有第二防腐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蒸汽烟气换热器,分别在不同部分设置对应的防腐层,可以有效起到防腐效果的同时节约防腐成本,提高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量转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蒸汽烟换热器。
背景技术
湿法脱硫作为SO2含量的一种控制途径,其特点是脱硫系统位于烟道的末端、除尘器之后,然而,其脱硫过程的反应温度低于露点,经过湿法脱硫后,烟气已达到湿饱和状态,且在排放过程中随着温度的进一步降低,烟气中的水蒸气将逐渐凝结成雾,在烟道、烟囱内壁凝结成水珠,不仅会对烟道和烟囱内壁造成腐蚀,而且,直接排放会造成烟气下沉,形成白烟。因此,湿法脱硫后的烟气需要再加热才能排出。
蒸汽烟气换热器是湿法脱硫后烟气再加热的一种方式,其设计一般采用钢材作为容器换热管材料,这种材料腐蚀速度快,在使用过程中需频繁地维护或改造,往往消耗大量成本,因此,需要对现有蒸汽烟气换热器进行改造,得到一种成本低且防腐效果好的蒸汽烟气换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汽烟换热器,所述蒸汽烟气换热器防腐效果好,且成本较低。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蒸汽烟气换热器,包括通入烟气的外壳,设置于外壳内、依次联通的蒸汽入口联箱、换热管道和凝结水出口联箱,所述换热管道包括蒸汽冷却段、蒸汽凝结段和疏水加热段,所述蒸汽入口联箱和换热管道的蒸汽冷却段外侧设有第一防腐层,所述换热管道的蒸汽凝结段、疏水冷却段和凝结水出口联箱外侧设有第二防腐层,所述第一防腐层的反腐性能高于第二防腐层。
蒸汽烟气换热器通过高温烟气加热烟气,其蒸汽入口联箱和换热管道蒸汽冷却段的温度较高,一般高达200℃及以上,其设置的第一防腐层不仅具有防止烟气腐蚀的作用,还具有耐高温的特性;而换热管道的蒸汽凝结段、疏水加热段以及凝结水出口联箱的温度稍低,低于200℃,其对应第二防腐层只需满足该部分的防腐要求即可,无需一定耐高温。本实用新型,根据换热器的这一内部结构特征,分别在不同部分设置对应的防腐层,可以有效起到防腐效果的同时节约防腐成本,提高蒸汽烟气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腐层和/或第二防腐层至少包括两层,且每层结构相互重叠。所述防腐层需满足一定的厚度要求,设置多层设置,且每层相互重叠可以实现厚度的叠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腐层和/或第二防腐层总厚度在0.06~0.24mm范围内。所述第一防腐层和/或第二防腐层的厚度太薄,其防腐耐高温效果不足,依然会导致管道的腐蚀,但是防腐层太厚,需要的防腐涂料过多,成本较高,因此,第一防腐层和/或第二防腐层的厚度应设置在合理的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腐层采用纳米耐高温重防腐材料。所述第一防腐层不仅需要较好的防腐效果,还需要具有耐高温的特性,纳米耐高温重防腐材料可以实现更为苛刻腐蚀环境中的防腐,比常规防腐材料的保护期更久,同时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具体的,纳米耐高温重防腐材料可以是纳米有机硅或纳米二氧化钛改性有机涂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防腐采用普通重防腐材料。所述第二防腐层较并无耐高温需求,其可以采用成本低于第一防腐层的材料,具体的,普通重防腐材料可以是环氧树脂涂料或氯乙烯涂料也可以是不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纳米防腐材料。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汽烟换热器,所述换热器根据其内部结构特征,分别在不同部分设置对应的防腐层,可以有效起到防腐效果的同时节约防腐成本,提高蒸汽烟气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发电厂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发电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505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料或油漆制备中使用的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板式铝型材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