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屏风的锁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8691.6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8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江敬艳;罗天平;王永刚;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47G5/00 | 分类号: | A47G5/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6000 福建省三明***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风本体 装配连接件 屏风 底座 锁固结构 受力 线条 三角形稳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 两端矩形 压力差 着力点 稳固 | ||
一种屏风的锁固结构,包括屏风本体及底座,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装配连接件,所述屏风本体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一装配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第一装配连接件排列形成的线条与所述屏风本体底面的中心线之间有个大于0度的夹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第一装配连接件,第一装配连接件排列形成的线条与所述屏风本体底面的中心线之间有个大于0度的夹角,使得屏风本体底部两端矩形边受力不同形成受力压力差,屏风底部着力点与第一装配连接件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从而提高屏风本体在左右方向上的稳定性,使得屏风本体更稳固的装设在底座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屏风,尤其是指一种屏风的锁固结构。
背景技术
屏风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由来已久。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它与古典家具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成为中式家居装饰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宁静之美。
就目前而言,市面上销售的屏风仅对屏风竖直方向进行固定,屏风底座与屏风本体之间的连接固定点与屏风本体底部的矩形边相平行,因着力均匀使得屏风本体左右摆动,对于现有屏风存在左右摇晃的情况缺乏一种有效的固定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屏风的锁固结构,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屏风存在左右摇晃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屏风的锁固结构,包括屏风本体及底座,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装配连接件,所述屏风本体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一装配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第一装配连接件排列形成的线条与所述屏风本体底面的中心线之间有个大于0度的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装配连接件包括第一装配孔与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装配孔的方式使得所述屏风本体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装配孔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二装配孔及设于所述屏风本体底面与所述第二装配孔相相匹配的第三装配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装配连接件排列构成三角形形状。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上的装配凹槽,所述屏风本体装设在所述装配凹槽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榫卯或螺钉的其中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装配连接件,所述第二装配连接件包括第四装配孔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装配连接件设于所述屏风本体底部边缘处,所述屏风本体与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第四装配孔的方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为榫卯或螺钉的其中任意一种或两种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外形为工字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装配连接件分别设于所述屏风本体底面的中心线两侧。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第一装配连接件,第一装配连接件排列形成的线条与所述屏风本体底面的中心线之间有个大于0度的夹角,使得屏风本体底部两端矩形边受力不同形成受力压力差,屏风底部着力点与第一装配连接件形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从而提高屏风本体在左右方向上的稳定性,使得屏风本体更稳固的装设在底座上。
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于底座上的装配凹槽,屏风本体装设在装配凹槽上,屏风本体在向左右方向晃动时,一方面装配凹槽的侧壁受到屏风本体下部的挤压同时提供一个反方向的支撑力使得屏风本体稳定,另一方面装配凹槽的侧壁提供更大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屏风本体向左右方向晃动时对底座产生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未经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86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折叠成椅子的屏风板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养花箱及养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