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灌封高压扼流圈的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8663.4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2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苓;孙依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光电润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02 | 分类号: | H01F2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胡京生 |
地址: | 30021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芯 灌封 外壳内壁 扼流圈 金属 外壳注塑 灌封胶 金属柱 引脚孔 中空柱 成型 附着力 本实用新型 产品生产 散热效果 生产效率 引脚根部 有效控制 粗糙度 粗糙面 引脚处 散热 底端 漏胶 清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灌封高压扼流圈的外壳,用于一种高压扼流圈的灌封。外壳内设有中空柱,空芯金属柱设置在中空柱内的底端,空芯金属柱与外壳注塑成型为一体,外壳内壁为一层粗糙面,外壳底面上的数个引脚孔的孔径均为φ1.74±0.02mm。在外壳上添加空芯金属中柱,空芯金属中柱与外壳注塑成型为一体,空芯金属中柱增大了散热面积,空芯金属中柱通过中孔固定在相应位置,可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外壳内壁有一定的粗糙度,可增强灌封胶与外壳的附着力,防止灌封胶沿外壳内壁开裂。合理缩小引脚孔的孔径,可有效控制灌封后引脚处漏胶问题,灌封后引脚根部无需后续清洁工作,节省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生产直通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灌封高压扼流圈的外壳,用于一种高压扼流圈的灌封。
背景技术
汽车电子所用变压器、扼流圈等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处于振动、冲击和高低温循环的环境下,广泛采用灌封胶进行封装,以达到稳定元器件参数、减震、防止外力损伤及环境水分、微粒侵蚀的目的。但不同材质的灌封胶导热系数不同,散热性能不一致,对产品中部的散热效果差异尤为明显。例如,一种双组份环氧树脂灌封胶的导热系数为1.1W/m•K,一种双组份聚氨酯(PU)灌封胶导热系数为0.79W/m•K,选用导热系数低的灌封胶进行灌封时,仅通过灌封胶辐射散热会使灌封产品内部温度升高,影响产品性能。
现有灌封变压器或扼流圈中的外壳一般为不含中空柱的注塑外壳,外壳本身散热性能较差,产品内部中心位置的热量也无法有效散发出去,影响产品性能。外壳灌胶后,胶与外壳的附着力差,灌封胶容易沿外壳壁开裂。
在现有灌封变压器或扼流圈中,部分产品需要将引脚穿过外壳,从而将产品完全放入外壳内进行灌封。为了便于装配,通常会将外壳底部孔径设计为略大于引脚外径,但产品放入外壳后,在灌封的过程中,灌封胶容易从引脚插入外壳的地方向外溢胶,给后续工序造成了影响,产生工时损失。针对上述情况,为了保证产品在灌封时,引脚根部没有灌封胶溢出的现象,采用的方法主要有:a.先封上胶带再灌封;b.有缝隙的部位,用玻璃胶预封;c.分两次灌封,第一次用流动性差的胶预点封底,再用流动性好的灌满;d.使用道康宁737硅胶或SH-302防焊胶进行引脚根部的堵胶。但方法a、b产生冗余工时,胶带密封效果不好,玻璃胶气味刺鼻;方法c一致性不好,易产生灌封胶分层、起泡等不良现象;方法d在15℃~25℃的环境下固化24小时后,胶对引脚有附着力,清除过程容易产生残留异物,影响外观及后续工序,耗费工时。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情况及要求,为了解决变压器或扼流圈灌封后散热、开裂及引脚处溢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灌封高压扼流圈的外壳,在外壳上添加空芯金属中柱,提高灌封产品中心位置的散热效果,外壳内壁处理一层粗糙面解决灌封胶沿壳体开裂问题,合理缩小引脚孔的孔径,有效控制灌封后引脚处漏胶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灌封高压扼流圈的外壳,包括外壳,在外壳的底面上,分别设有数个定位凸台和数个引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芯金属柱,所述外壳内设有中空柱,所述空芯金属柱设置在中空柱内的底端,空芯金属柱与外壳注塑成型为一体,外壳内壁为一层粗糙面,外壳底面上的数个引脚孔的孔径均为φ1.74±0.0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a.在外壳上添加空芯金属中柱,空芯金属中柱与外壳注塑成型为一体,空芯金属中柱增大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空芯金属中柱起到产品固定作用,通过中孔固定在相应位置,可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
b.外壳内壁有一定的粗糙度,可增强灌封胶与外壳的附着力,防止灌封胶沿外壳内壁开裂。
c.合理缩小引脚孔的孔径,可有效控制灌封后引脚处漏胶问题,灌封后引脚根部无需后续清洁工作,节省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生产直通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光电润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光电润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86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频式电感器
- 下一篇:一种可快速降温的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