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冷却液精密净化回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5040.1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7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壹生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1/30 | 分类号: | B03C1/30;B07B1/18;B07B1/4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刘海 |
地址: | 214174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冷却液 精密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冷却液精密净化回用装置,其特征是:由第一工艺板块、第二工艺板块、第三工艺板块、储油箱、第五工艺板块、第六工艺板块、第七工艺板块和第八工艺板块组合而成;所述第一工艺板块实现进液和拦截较大颗粒杂质,待净化液进入第二工艺板块;所述第二工艺板块分离大颗粒杂油,冷却液进入第三工艺板块;所述第三工艺板块用于聚集小颗粒悬浮油,排入储油箱;所述第五工艺板块将液泵入第六工艺板块;所述第六工艺板块将细小固体颗粒拦截在滤芯外侧;所述第七工艺板块将液流入第八工艺板块吸油除菌后泵出。本实用新型可以将脏冷却液中的金属颗粒、细微杂质、各种形态的杂油和微生物彻底分离出来,预防冷却液腐败变质现象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装置,尤其是一种工业冷却液精密净化回用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加工领域,特别是各种机械类加工领域,各企业基于提高加工效率,降低综合运营成本的考虑,在加工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冷却液及清洗液。而冷却液及清洗液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受金属粉末、杂油、微生物等物质的影响而腐败变质。变质后的液体因无法满足加工要求必须及时更换。在国家日益完善的环保体制及各地环保部门的严厉监管下,企业更换下来的废液必须交给专业部门有偿处理,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综合运营成本。使用冷却液精密净化装置对脏液不断净化,可以最大程度的延长冷却液的使用寿命,减少危废排放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目前冷却液的净化方式主要有:(1)重力分离,将脏冷却液长时间静置,利用液中各介质比重不同,将水、油及杂质分离,但其时间长,效率低;(2)离心分离,在高速旋转情况下利用液中各介质的不同密度,对油、水进行分离,但其只能分离大颗粒、漂浮在液面的油,对于悬浮在液中的油及颗粒无效;(3)带式撇油,利用亲油性材料将浮在液面的油带出,其也只能处理大颗粒的浮油,无法处理悬浮油、机械乳化油及悬浮颗粒;(4)过滤分离,利用不同孔径的过滤材料,滤去液中的颗粒物,无法分离液中杂油,且易堵塞;(5)吸附分离,单一的将油吸附在多孔材料上,但易饱和,需要不断更换材料,对于颗粒物处理效果差;(6)磁性分离,利用带有磁性的金属桶,吸附液中的金属颗粒,但对于处理非金属颗粒及杂油效果差。中和以上所有方式使用,也只能简单处理冷却液中的浮油和金属颗粒,对于悬浮油、机械乳化油及微生物都无法处理,冷却液使用寿命延长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业冷却液精密净化回用装置,可以防止冷却液腐败变质,不改变冷却液特有性能,达到回用要求。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工业冷却液精密净化回用装置,其特征是:由第一工艺板块、第二工艺板块、第三工艺板块、第四工艺板块、第五工艺板块、第六工艺板块、第七工艺板块和第八工艺板块组合而成,第四工艺板块为储油箱;
所述第一工艺板块中设置进液系统,进液系统包括进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二出水口进入第二工艺板块;
所述第二工艺板块中设置强磁棒,第二工艺板块上端由管路连接储油箱,第二工艺板块下部接口连接第三工艺板块;
所述第三工艺板块中设置用于聚集小颗粒悬浮油的聚油材料,第三工艺板块上部设有与储油箱连通的第一排油口,第三工艺板块通过管路连通第五工艺板块;
所述第五工艺板块中设置气动增压隔膜泵,第五工艺板块上部设置与储油箱连通的第二排油口,第五工艺板块通过气动增压隔膜泵与第六工艺板块连接;
所述第六工艺板块内部设置滤芯,滤芯的出口连接第七工艺板块;
所述第七工艺板块上部设有与储油箱连接的第三排油口,第七工艺板块通管路连接第八工艺板块;
所述第八工艺板块中设置滤袋,第八工艺板块上设置出液口,出液口与出液泵连接将净化后冷却液泵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壹生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壹生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50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