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框压滤单元以及板框压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4807.9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93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高麟;汪涛;张祥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5/21 | 分类号: | B01D25/21;C02F11/00;C02F11/12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610094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板 流动通道 板框压滤 导液板 污泥 密封结构 导泥板 滤液腔 污泥腔 本实用新型 大小匹配 导电结构 过滤结构 金属材质 依次排列 导液孔 贯穿 | ||
1.板框压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单元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过滤板(41)、导泥板(51)、第二过滤板(42)和导液板(52)以及贯穿所述第一过滤板(41)、导泥板(51)、第二过滤板(42)和导液板(52)的污泥流动通道(31)和滤液流动通道(32),所述第一过滤板(41)和第二过滤板(42)之间形成污泥腔,所述第二过滤板(42)和导液板(52)之间形成滤液腔,所述污泥流动通道(31)内的污泥经所述导泥板(51)内侧的导泥孔(510)进入所述污泥腔,所述滤液腔的滤液从所述导液板(52)上的导液孔(520)流入所述滤液流动通道(32),所述第一过滤板(41)和第二过滤板(42)包括金属材质的过滤结构和导电结构;所述导液板(52)和导泥板(51)上设有大小匹配的密封结构,所述污泥流动通道(31)和滤液流动通道(32)位于所述密封结构的外侧,所述污泥腔和滤液腔位于所述密封结构的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框压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包括多孔金属支撑网(11)、分布于所述多孔金属支撑网(11)两侧面的多孔金属支撑面(12)以及分别设于所述两个多孔金属支撑面(12)上的两个金属过滤膜(13),所述金属过滤膜(13)的面积≥压滤面的面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框压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多孔金属支撑网(11)上部的导电片(21),所述导电片(21)与所述多孔金属支撑网(11)紧固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框压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泥板(51)的厚度小于所述导液板(52)的厚度。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框压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板(52)上设有凸起(521),相邻凸起(521)之间形成导液通道;所述凸起(521)为凸台。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框压滤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贯穿所述第一过滤板(41)、导泥板(51)、第二过滤板(42)和导液板(52)的清洗通道(33)。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框压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凹槽和设于凹槽内的密封圈(6),所述密封圈(6)的厚度为5~15mm,所述密封圈(6)的材质为硅橡胶或氟橡胶。
8.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框压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金属支撑网(11)的厚度为0.5~2mm,孔隙率≥60%;所述多孔金属支撑面(12)的厚度为0.2~1mm,孔隙率≥50%,孔径为20~50μm;所述金属过滤膜(13)的厚度为0.01~0.1mm,孔隙率≥40%,孔径为1~10μm。
9.板框压滤装置,包括止推板(7)和依次排列于所述止推板(7)后方的多个压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单元为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板框压滤单元(8);后一个板框压滤单元(8)的第一过滤板(41)与前一个板框压滤单元(8)的导液板(52)之间形成所述滤液腔;还包括使每个板框压滤单元(8)的第一过滤板(41)和第二过滤板(42)带相反电荷、使每个导液板(52)两侧的第一过滤板(41)和第二过滤板(42)带相同电荷的加电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480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滤布自动行走清洗压滤机
- 下一篇:一种板框多层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