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指纹识别的智能支付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4712.7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0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甘凡;高伟峰;宋琴;袁利滨;黄蓉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尔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G06K9/00;G06Q20/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模块 控制开关模块 智能支付卡 指纹识别 卡本体 本实用新型 电源 指纹比对模块 指纹采集模块 嵌入安装 指纹存储 安装孔 便捷性 电连接 解锁 指纹 遗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指纹识别的智能支付卡,包括卡本体、设置于卡本体上的IC芯片、控制开关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电源,所述控制开关模块位于IC芯片和指纹识别模块之间,所述电源与指纹识别模块、控制开关模块电连接;所述卡本体具有一安装孔,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嵌入安装孔内,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进一步包括指纹采集模块、指纹比对模块和指纹存储区。本实用新型带指纹识别的智能支付卡只有持卡人在使用Card时进行指纹解锁后Card才具有功能,防止因遗忘密码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提高使用这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支付卡,具体涉及一种带指纹识别的智能支付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的银行卡包括磁条卡和芯片卡两种。磁条卡容易被以侧录的方式仿制,也容易发生密码被盗的情况,因此磁条卡的安全性存在一定隐患。因此,随着科技与信息安全的发展,磁条卡逐渐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芯片卡,芯片卡虽可解决前述仿制问题,但是却无法解决密码盗窃问题,是以芯片卡依然存在安全隐患。并且芯片卡在使用方便性方面也存在一定缺陷,如在解锁银行卡、确认支付时需要输入密码,操作方便性较差,支付效率较低,同时也存在忘记密码和密码被盗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提升银行卡的使用方便性和使用安全性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指纹识别的智能支付卡,该带指纹识别的智能支付卡只有持卡人在使用Card时进行指纹解锁后Card才具有功能,非本人持的情况下指纹无法解锁Card将无法使用,此设计也可以替代密码支付问题,防止因遗忘密码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提高使用这的便捷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指纹识别的智能支付卡,包括卡本体、设置于卡本体上的IC芯片、控制开关模块、指纹识别模块和电源,所述控制开关模块位于IC芯片和指纹识别模块之间,所述电源的正极与指纹识别模块、控制开关模块电连接;
所述卡本体具有一安装孔,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嵌入安装孔内,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进一步包括指纹采集模块、指纹比对模块和指纹存储区;
一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与所述电源并联,此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的一端连接到电源的正极与指纹识别模块的电源引脚的接点,所述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的另一端和电源的负极接地;
所述指纹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人体的实时指纹信息,所述指纹存储区用于存放预先存储的合法指纹信息,所述指纹比对模块用于将指纹采集模块的实时指纹信息与指纹存储区的合法指纹信息进行比对。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上述方案中,所述卡本体的安装孔形状为圆形、四边具有倒圆角的正方形、倒圆形的长方形、跑道形或者菱形。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带指纹识别的智能支付卡,其采用具备唯一不能取代性的生物特征的识别技术,指纹的特征一生不变,通过指纹特点的辨别技术,可杜绝指纹伪造,免除使用者进行各种交易时存在的危险,使用安全又方便,不再需要签名,使方便购物成为现实,还有助于防范银行卡犯罪,免除银行卡丢失带来的问题,适应在国际网络及商业交易上的更高发展,只有持卡人在使用Card时进行指纹解锁后Card才具有功能,非本人持的情况下指纹无法解锁Card将无法使用,此设计也可以替代密码支付问题,防止因遗忘密码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提高使用这的便捷性;其次,其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与所述电源并联,此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的一端连接到电源的正极与指纹识别模块的电源引脚的接点,所述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的另一端和电源的负极接地,当经受瞬间的高能量冲击时,它能以极高的速度使其阻抗骤然降低,同时吸收一个大电流,将其两端间的电压箝位在一个预定的数值上,从而确保后面的电路元件免受瞬态高能量的冲击而损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指纹识别的智能支付卡结构示意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尔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凯尔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47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指纹识别银行卡
- 下一篇:指纹安全防护型银行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