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下装置传动侧和操作侧的联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4341.2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1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郭彩虹;王任全;刘炜;丁玉龙;马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26 | 分类号: | F16D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王春光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下装置 联结结构 传动 蜗轮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 轴套 挠性联轴器 传递转矩 径向偏差 顺序连接 轧钢设备 同步性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下装置传动侧和操作侧的联结结构,涉及轧钢设备技术领域,该压下装置传动侧和操作侧的联结结构,安装在压下装置的两个蜗轮传动机构之间并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轴套、挠性联轴器和第二轴套。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压下装置传动侧和操作侧的联结结构,能够在压下装置两个蜗轮传动机构具有径向偏差的情况下传递转矩,保证压下装置其两个蜗轮传动机构的同步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下装置传动侧和操作侧的联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大钢厂所使用的闭口轧机其压下装置200’包括两个蜗轮传动机构210’、220’,蜗轮传动机构210’、220’分别设置在闭口轧机的操作侧和传动侧。现有技术中,蜗轮传动机构210’、220’多为刚性联结方式,例如采用刚性联轴器240’连接。如图1所示,这种刚性联轴器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拆卸维护方便,传递转矩大。但上述刚性联结方式也具有不可克服的缺点,在闭口轧机的工作过程中,蜗轮传动机构210’、220’的受力、磨损情况不尽相同,极有可能出现蜗轮传动机构210’、220’受力不均衡,而使得蜗轮传动机构210’、220’的联接轴具有径向偏差,但是由于刚性联接轴的特性不能够对其进行补偿,便会导致液压马达所输出的力矩不能传动到刚性联轴器另外一侧,机液压马达不能同时带动两个蜗轮传动机构210’、220’运转,最终导致压下装置不能将轧辊下压(压下卡死)。
介于目前现场出现的问题,本发明人结合闭口牌坊轧机自身的使用特点,在原有压下装置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改进,设计出一种压下装置传动侧和操作侧联结结构,以期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下装置传动侧和操作侧的联结结构,能够在压下装置两个蜗轮传动机构具有径向偏差的情况下传递转矩,保证压下装置其两个蜗轮传动机构的同步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下装置传动侧和操作侧的联结结构,安装在压下装置的两个蜗轮传动机构之间,其中,所述联结结构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轴套、挠性联轴器和第二轴套。
如上所述的压下装置传动侧和操作侧的联结结构,其中,所述挠性联轴器为十字轴式联轴器。
如上所述的压下装置传动侧和操作侧的联结结构,其中,所述十字轴式联轴器包括十字轴和两个叉形连接头,两个所述叉形连接头分别设置在所述十字轴的两端,所述叉形连接头朝向所述十字轴的一端开设有U形槽,所述十字轴的端部伸入所述U形槽内并铰接在所述U形槽的两相对侧壁上,所述叉形连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轴套或所述第二轴套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压下装置传动侧和操作侧的联结结构,其中,所述叉形连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轴套或所述第二轴套通过法兰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压下装置传动侧和操作侧的联结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均为筒状体,所述第一轴套的一端开放并套设在操作侧的所述蜗轮传动机构的蜗杆上,所述第一轴套的另一端封闭并与所述挠性联轴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套的一端开放并套设在传动侧的所述蜗轮传动机构的蜗杆上,所述第二轴套的另一端封闭并与所述挠性联轴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压下装置传动侧和操作侧的联结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轴套和对应的所述蜗杆之间、所述第二轴套和对应的所述蜗杆之间均通过安装键连接。
如上所述的压下装置传动侧和操作侧的联结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轴套和对应的所述蜗杆之间、所述第二轴套和对应的所述蜗杆之间均设置有多个所述安装键,多个所述安装键沿所述蜗杆的周向均布。
如上所述的压下装置传动侧和操作侧的联结结构,其中,所述挠性联轴器为鼓形齿联轴器。
如上所述的压下装置传动侧和操作侧的联结结构,其中,所述挠性联轴器为膜片式联轴器。
如上所述的压下装置传动侧和操作侧的联结结构,其中,所述挠性联轴器为链式联轴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43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万向节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的纺织机用万向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