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压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3335.5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7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涛;杨孝伟;葛银波;何正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M3/00 | 分类号: | B60M3/00;H02J7/35;F03D9/11 |
代理公司: | 成都盈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5 | 代理人: | 崔建中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 负极 直流母线 牵引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 三相降压变压器 电压源换流器 本实用新型 中压 牵引供电系统 再生制动能量 三相电抗器 输入端连接 改善系统 供电距离 三相电网 铁路沿线 依次相连 回流线 接触网 馈线 钢轨 机车 贯通 供电 输出 环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压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牵引供电系统包括一个以上牵引变电所;牵引变电所包括依次相连的三相降压变压器、三相电抗器、电压源换流器和第一直流母线;三相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到三相电网,电压源换流器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到第一直流母线的正极和负极,第一直流母线的正极和负极分别通过馈线和回流线连接到接触网和钢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极大地改善系统的电能质量,彻底取消电分相环节,实现整个牵引网贯通供电。除此之外,该系统还可增大单个牵引变电所的供电距离、实现铁路沿线可再生能源、机车再生制动能量的有效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中压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牵引供电系统作为电气化铁路的动力源泉,其供电质量的优劣将对铁路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绝大多数国家电气化铁路的主要供电方式为牵引变电所通过三相-两相变压器从三相电网取电并将其变换为两相分别向两侧牵引网供电。然而,随着铁路高速、重载化的发展,该供电模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主要体现在:1)既有牵引供电系统存在负序、谐波和无功等问题污染了公用电网的电能质量;2)电分相的存在成为铁路安全行驶的薄弱环节之一,限制了机车平滑连续受流,造成了机车速度的损失、载荷能力降低;3)分相分段供电使得机车再生制动产生能量无法流动到其他供电区间,造成了该供电区间电压升高,进而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同时造成了大量能量的损失;4)分相分段的供电方式不适用于新能源的接入。
针对单相工频交流制式牵引供电系统存在的问题,相关科研单位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同相供电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并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基于既有线改造的同相牵引供电系统可有效改善电能质量、减少系统一半的电分相。然而相邻牵引变电所的输出电压(幅值,相角、频率)存在差异,牵引变电所难以达到真正的贯通供电。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发展,基于三相-单相变换器的贯通式同相牵引供电系统有望实现铁路贯通供电。这种牵引供电系统可彻底取消电分相、大大改善公共电网和牵引网电能质量、并且可实现机车制动能量的再生利用和新能源的接入,是一种理想的新型牵引供电方式。
近年来,伴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的发展,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由于其优越的技术和经济性能在远距离、大容量输送电能的应用场景中得到了大规模应用。此外,直流技术在船舶、地铁、微电网、家庭供电网络等各个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针对现有交流牵引供电系统暴露出的诸多问题。直流制式的牵引供电系统将是未来高速铁路发展的重要方向,并将推动高速铁路的进一步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压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该系统能够极大地改善系统的电能质量,彻底取消电分相环节,实现整个牵引网贯通供电。除此之外,该系统还可增大单个牵引变电所的供电距离、实现铁路沿线可再生能源、机车再生制动能量的有效利用。本实用新型对革新现有工频单相交流供电方式和促进我国铁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压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包括一个以上牵引变电所;所述牵引变电所包括依次相连的三相降压变压器、三相电抗器、电压源换流器和第一直流母线;所述三相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到三相电网,电压源换流器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到第一直流母线的正极和负极,第一直流母线的正极和负极分别通过馈线和回流线连接到接触网和钢轨。
进一步地,还包括新能源装置和储能装置;所述新能源装置包括风力发电设备和光伏设备,所述储能装置包括蓄电池、超级电容和飞轮;所述新能源装置和储能装置分别通过AC-DC或DC-DC变换器连接到第一直流母线的正极和负极。
进一步地,还包括新能源装置和储能装置;所述新能源装置包括风力发电设备和光伏设备,所述储能装置包括蓄电池、超级电容和飞轮;所述新能源装置和储能装置分别通过AC-DC或DC-DC变换器连接到第二直流母线的正极和负极,第二直流母线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到接触网和钢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33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