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自动化装配的单体直插式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3030.4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4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宋春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康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17/04 | 分类号: | H01J17/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叶玉凤;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焊脚 自动化装配 电极主体 直插式 自动化组装 防静电片 底面 绝缘体 本实用新型 平板状基片 一体成型的 一体式成型 单独引线 焊接方式 静电干扰 生产效率 外观美化 圆形单体 制造工艺 吸取面 侧方 凸柱 封装 焊接 自动化 侧面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自动化装配的单体直插式电极,包括电极主体,该电极主体包括平板状基片,该基片的一面一体成型的凸柱,所述基片的侧部向外延伸有一焊脚,该焊脚与基片位于同一平面,该基片的底面设有防静电片。藉由在电极主体的基片侧面直接一体式成型焊脚,相比于传统由圆形单体电极与绝缘体封装完成后焊接单独引线变为可自动化装配的单体直插式电极,减少制造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外观美化,此方案节省了PCB板空间,规避原焊接方式带来的拉力不良等问题。此外,将焊脚引出到基片的侧方之后,可以自动化组装,以基片的底面作为自动化吸取面,在吸取面上设置防静电片,使自动化组装免静电干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自动化装配的单体直插式电极。
背景技术
气体放电管是一种开关型保护器件,通常作为过电压保护器件使用。目前一般使用的气体放电管是由绝缘管体及其两端封接电极而成,内腔充惰性气体。当气体放电管电极两端的电压超过气体的击穿电压时,就会引起间隙放电,该气体放电管迅速的由高阻态变为低阻态,形成导通,从而保护了与其并联的其他器件。
现在的放电管电极可参照200820147336.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金属电极的表面设有一接线槽,放电管引线通过焊料焊接在接线槽中。由于这种设计,使得电极的整个表面均不存在足够大的吸取平面,不利于自动化吸附组装。另外,通过引线将电源接入,需要进行引线的焊接工序,工人的工作强度大,还存在焊接引线抗拉力不足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化装配的单体直插式电极,其结构简单,成型容易,而且减少了焊接引线的工序,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化装配的单体直插式电极,包括电极主体,该电极主体包括平板状基片,该基片的一面一体成型的凸柱,所述基片的侧部向外延伸有一焊脚,该焊脚与基片位于同一平面,该基片的底面设有防静电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片的底面设有一凹槽,所述防静电片通过粘接层结合于凹槽内,该防静电片的底面与基片的底面平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片与凸柱的连接处设有定位斜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柱的外侧设有导向凸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柱的顶面设有多个用于容纳电子粉的凹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点的外围设有溢出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片为圆形片,凸柱为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在电极主体的基片侧面直接一体式成型焊脚,相比于传统由圆形单体电极与绝缘体封装完成后焊接单独引线变为可自动化装配的单体直插式电极,减少制造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外观美化,此方案节省了PCB板空间,规避原焊接方式带来的拉力不良等问题。此外,将焊脚引出到基片的侧方之后,可以自动化组装,以基片的底面作为自动化吸取面,在吸取面上设置防静电片,使自动化组装免静电干扰。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产品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产品剖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电极主体 11、基片
12、凸柱 13、焊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康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康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30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