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表箱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2707.2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2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蒋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丽阳电子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4 | 分类号: | G01R11/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兴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8 | 代理人: | 郑明星 |
地址: | 21337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表箱体 进线孔 本实用新型 螺栓 墙体安装 安装条 固定条 展示框 标注 纯机械结构 底面安装板 维护操作 稳定性强 线路检查 橡胶绝缘 增强结构 装置操作 维修 便捷性 隐藏式 门锁 用电量 箱门 电表 结实 美观 护理 稳固 施工 保证 安全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表箱体结构,包括电表箱体、箱门、门锁、展示框、标注签、进线孔、固定条、安装条、底面安装板和墙体安装螺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表箱体结构设计合理,造价适宜,功能实用性强,外形美观,固定安装稳固结实,展示框、标注签的设置,能够方便查看电表使用电量,同时方便线路检查和问题维修,进线孔的内侧设置有橡胶绝缘圈,保证施工和维护操作安全,隐藏式墙体安装螺栓,增强结构的安全性,纯机械结构,维修护理较为方便,进线孔、固定条、安装条的设置,增加了安装便捷性,本装置操作和维护简单,使用年限长,工作时稳定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体结构,具体为一种电表箱体结构,属于电气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2015年12月,中国将最后两个偏远地区的3.98万人接入国家电网。从此,中国实现了全面电网接入,这是一个重要成就。中国已经实现了“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电力全面覆盖目标,至此中国人已经解决全体百姓的电力供应问题,电的安全使用越来越被重视,一些与电相关的设备也被提出来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电表箱内部空间狭小,操作困难,接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高,一经碰撞、摩擦等,电表箱的容易与内部带电体想接触,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表箱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表箱体结构,包括电表箱体、箱门、门锁、展示框、标注签、进线孔、固定条、安装条、底面安装板和墙体安装螺栓;所述电表箱体的一侧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的上部设置有展示框,所述展示框的下方设置有标注签,所述箱门的中部设置有门锁,所述电表箱体内部的两侧设置有进线孔,所述电表箱体内部的后壁设置有墙体安装螺栓,所述墙体安装螺栓的外侧覆盖有底面安装板,所述底面安装板的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上平行设置有安装条。
优选的,为了能够达到有效避雨防尘和悬挂安全的目的,所述箱门设置为可以灵活的转动,并且所述箱门可以完全嵌入电表箱体的内部。
优选的,为了方便展示电表数据,便于梳理电表回路,所述展示框设置为透明塑料窗,并且所述展示框的后面设置为电表安装位。
优选的,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后期维护没有安全隐患,所述进线孔设置为半开孔状,并且所述进线孔设置有绝缘橡胶垫圈。
优选的,为了安装方便,减少打孔等机械操作对箱体造成的损伤,增强装置的使用寿命,所述固定条设置为平行竖排列的两根,并且所述固定条的表面设置有等距离排列的固定孔位,并且所述固定孔位安放有安装条。
优选的,为了达到方便安装的目的,所述底面安装板设置为可通过螺栓灵活的拆卸和固定。
优选的,为了安全施工,所述电表箱体的内部和箱门的内侧设置有电线接触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表箱体结构设计合理,造价适宜,功能实用性强,外形美观,固定安装稳固结实,展示框、标注签的设置,能够方便查看电表使用电量,同时方便线路检查和问题维修,进线孔的内侧设置有橡胶绝缘圈,保证施工和维护操作安全,隐藏式墙体安装螺栓,增强结构的安全性,纯机械结构,维修护理较为方便,进线孔、固定条、安装条的设置,增加了安装便捷性,本装置操作和维护简单,使用年限长,工作时稳定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中:1、电表箱体,2、箱门,3、门锁,4、展示框,5、标注签,6、进线孔,7、固定条,8、安装条,9、底面安装板,10、墙体安装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丽阳电子仪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丽阳电子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27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