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2260.9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5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赵俊;秦一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誉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本体 壳体 电连接器 液态硅胶 容置槽 本实用新型 导电端子 防水圈 外壁面 凹设 包覆 挡止 固持 后壁 前凸 凸块 外壁 溢出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的外壁面凹设形成有供液态硅胶成型以形成防水圈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后壁面向前凸伸有挡止所述液态硅胶向上溢出至所述壳体的外壁面上的凸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可供正反向插入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与机壳之间的防水通常为在电连接器的外壳外套设一个环形的橡胶圈,以此来实现电连接器的外壳与机壳之间的密封防水。然而,传统的橡胶圈仅能保证电连接器的外壳与机壳之间的低级防水,随着人们对防水要求的不断提高,利用传统橡胶圈来实现防水的方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液态硅胶成型防水圈的电连接器,其硅胶不会溢出至壳体的外壁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的外壁面凹设形成有供液态硅胶成型以形成防水圈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后壁面向前凸伸有挡止所述液态硅胶向上溢出至所述壳体的外壁面上的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固持于所述壳体内的基座及自所述基座向前突伸形成的与所述壳体之间构成对接腔的舌板。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持于所述基座内的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向前延伸的暴露于所述舌板的表面的接触部及自所述固持部向后延伸的焊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的顶面与所述壳体的外壁面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的顶面低于所述壳体的外壁面。
进一步地,所述凸块的顶面与所述容置槽在前后方向上连通形成供液态硅胶溢入的溢胶槽。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为环设于所述壳体的外壁面的环形槽,所述凸块环设于所述容置槽的后壁面形成环形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圈具有与所述壳体的外壁面平齐的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向上突伸形成的突出部。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设有位于所述凸块下方与其配合的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及包覆于所述金属壳体外的塑胶壳体,所述容置槽设置于所述塑胶壳体的外壁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容置槽的后壁面向前凸伸形成凸块,可挡止所述液态硅胶向上溢出至所述壳体的外壁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1第一实施例下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二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至图4介绍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包覆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的壳体3、设置于所述壳体3外的防水圈4、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后端的防水板5及设置于所述壳体3的两侧的锁板元件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誉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誉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22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连接器的加强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保护汽车线束连接器的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