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晶釜温度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2108.0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2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民;王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芃茂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晶釜 介质控制 流体介质 控温 温度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 介质管道 输入量 流体 电气控制设备 控制流体介质 气体控制设备 结晶工艺 流体控制 仪表空气 感测 输出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晶釜温度控制系统,包括:介质管道,内部具有流体介质;介质控制设备,分别与介质管道和结晶釜连接,并通过控制流体介质的输入量,和/或流体介质输入的种类,控制控温流体的温度;介质控制设备通过控温流体控制结晶釜的温度;气体控制设备,用于向介质控制设备输出仪表空气;电气控制设备,分别与介质控制设备和结晶釜连接,用于感测流体介质、控温流体、介质控制设备和结晶釜内物料的温度,并控制介质控制设备的流体介质的输入量,以及流体介质输入的种类。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了控制精度,实现了对结晶釜内物料的温度的精确控制,保证了对结晶釜温度控制的稳定性,更好的控制了结晶工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晶釜温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结晶釜温度控制中,大多通过控制夹层内进入的冷源、热源的量来控制结晶釜内部的温度,以达到控制结晶过程的目的。尽管目前采用了PLC或DCS等智能控制方案,但这一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结晶釜换热面积比较大,存在换热表面温度差,容易造成物料的加热或降温不均匀的情况。实际生产中采用提高搅拌的方法来避免,这又造成了破坏结晶形成的现象,这随着结晶釜的体积的增大而越来越明显。
2、由于结晶釜内物料与夹套需产生换热,造成结晶釜内物料的温度与夹套内冷热源之间的变化存在较大的时间差,即将夹套内的温度调整后经过较长时间物料的温度才产生变化。对物料的温度控制容易产生超调现象,超调现象对于结晶釜这种单向控制的工艺来说容易造成质量的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晶釜温度控制系统。本技术方案基于结晶釜温度控制系统,采用加热控制流程、降温控制流程、保温控制流程,并利用水泵使乙二醇水溶液的温度达到控制结晶釜内物料的温度,并对结晶釜进行热交换,相比于现有的具有较大滞后性的温度控制方式,提高了控制精度,实现了对结晶釜内物料的温度的精确控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对物料的温度控制产生的超调现象,进而更好的控制了结晶工艺;
通过设置缓冲罐,避免了进入结晶釜夹层内的控温流体出现流量波动的情况,进而避免了控温流体在与结晶釜进行热交换时,交换的热量出现波动的情况,保证了对结晶釜温度控制的稳定性;
采用控温部使控温流体在结晶釜的夹层内的稳定快速的流动,以确保即使在物料和控温流体之间较大温差的情况下,输入阀的控温流体和输出阀的控温流体之间的仍然具有较小的温度差,进而将结晶釜的夹层内的控温流体持续控制在某一温度值上,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物料的加热或降温不均匀的情况,更好的控制了结晶工艺。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结晶釜温度控制系统,用于对结晶釜进行温度控制,包括:
介质管道,内部具有流体介质;
介质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介质管道和结晶釜连接;所述介质控制设备通过控制所述流体介质的输入量,和/或所述流体介质输入的种类,来控制所述介质控制设备内控温流体的温度;所述介质控制设备通过所述控温流体控制所述结晶釜的温度;
气体控制设备,与所述介质控制设备连接,用于向所述介质控制设备输出仪表空气;
电气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介质控制设备和结晶釜连接,用于感测所述流体介质、控温流体、介质控制设备和结晶釜内物料的温度,并根据所述流体介质、控温流体、介质控制设备和物料的温度,控制所述介质控制设备的流体介质的输入量,以及流体介质输入的种类。
上述方案中,所述介质管道内的流体介质的种类包括高温流体、低温流体和常温流体;
所述介质管道包括内部充有所述高温流体的高温管道,内部充有所述低温流体的低温管道,以及内部充有所述常温流体的常温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芃茂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芃茂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21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