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产加工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1316.9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7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映辉;吴新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祺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俞梁清 |
地址: | 51917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收集池 污水来源 厌氧池 污水处理系统 沉淀过滤池 水产加工 好氧池 排渣器 链板 连通 污水处理 影响污水处理 本实用新型 分解有机物 颗粒有机物 污水 爆气装置 动力组件 驱动链板 依次连通 上端 排放管 添加泵 厌氧菌 导通 渣排 氧气 转动 承接 清洁 监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产加工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收集池以及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好氧池及沉淀过滤池,污水收集池通过污水添加泵及管路向厌氧池导通污水;厌氧池中培养有用于分解有机物的厌氧菌,好氧池连通有用于往池中溶入氧气的爆气装置;沉淀过滤池的上端连通有排放管;污水收集池连接污水来源并设置有排渣器,排渣器包括链板以及用于驱动链板转动的动力组件,链板用于承接污水来源中的物渣及带动物渣排出。污水来源处的块状及颗粒有机物得到及时清理,不会影响污水处理系统的有序进行,不需操作员监察及清理,安全可靠、更为清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产加工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供,水产处理厂逐渐发展、以满足食品的需求。水产处理厂在工作中不断产生用于清洗有机物的污水,该类污水中携带有较多的有机物,直接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或江河时将造成严重污染。
现有的部分水产养殖处理厂中,污水处理始端设置了过滤网,将较为大块的有机物滤除。然而该种方式中,过滤网不定时的快速被有机物填满,需要操作员不时地监察及清理过滤网,提高操作员的劳动强度。不及时的清理则造成污水处理的中断。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加工污水处理系统,污水来源处的块状及颗粒有机物得到及时清理,不需操作员监察及清理,安全可靠、更为清洁。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产加工污水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滤除颗粒有机物渣的污水收集池以及用于分解有机物及沉淀过滤污水的污水处理站;
所述污水处理站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好氧池及沉淀过滤池,污水收集池通过污水添加泵及管路向厌氧池导通污水;厌氧池中培养有用于分解有机物的厌氧菌,好氧池连通有用于往池中溶入氧气的爆气装置;沉淀过滤池的上端连通有排放管;
所述污水收集池连接污水来源并设置有排渣器,排渣器包括可循环转动的链板以及用于驱动链板转动的动力组件,链板包括若干首尾相铰接的板件;链板的一端设置在污水来源的下方,链板上设置有若干间隔分布的用于刮移物渣的刮片,链板用于承接污水来源中的物渣及带动物渣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有,所述污水收集池还设置有物渣收集箱,物渣收集箱用于收集排渣器排出的物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有,所述污水收集池设置有依次连通的第一过滤池、第二过滤池及第三过滤池;第一过滤池与第二过滤池之间、第二过滤池与第三过滤池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有,所述沉淀过滤池设置有两个第二过滤件,第二过滤件将沉淀过滤池分隔为上层、中层及下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有,所述厌氧池及好氧池均设置有用于搅动池内污水的回流组件,回流组件包括连通池底的出水管、连通至污水上端的回流管以及同时连通出水管及回流管的回流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的有,所述厌氧池及好氧池均设置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水产加工污水处理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污水来源处的块状及颗粒有机物得到及时清理,不会影响污水处理系统的有序进行,不需操作员监察及清理,安全可靠、更为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省略回流组件);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站的俯视图(省略排渣组件);
图4为本实用新型厌氧池及排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祺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祺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13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