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铜连接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0919.7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1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斌;蒋林林;严跃;徐伟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中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3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杨冠南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连接片 蓄电池 蓄电池盒 连接片 滑轨 右段 左段 本实用新型 单体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 极柱发热 连接紧密 内部连接 有效解决 短路 滑动条 连接头 整齐性 正负极 拆卸 松动 串联 着火 配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蓄电池铜连接片。蓄电池铜连接片,包括位于中间的连接片和位于两端的两个连接头,所述的连接片分为左段和右段,左段底部设置两条滑轨,相应地,右段底部设置两条与滑轨相配合的滑动条。该铜连接片能将单体蓄电池串联起来,连接紧密,不易松动,安装和拆卸比较方便,而且可以根据所要连接蓄电池正负极之间的间距来调节铜连接片的长度,使铜连接片在蓄电池盒内部始终保持最短的距离,不会在蓄电池盒内部交叉,保证了蓄电池盒内部连接的整齐性,有效解决了蓄电池在极柱发热的情况下短路和着火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酸蓄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蓄电池铜连接片。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凭借其放电性能强、电压特性平稳、温度适用范围广、单体电池容量大、安全性高、原材料丰富且可再生利用、价格低廉等一系列优势,在绝大多数传统领域和一些新兴的应用领域占据着牢固的地位。目前电动助力车大部分采用铅酸蓄电池,传统的电动助力车用蓄电池是将若干块单体蓄电池串联起来,相邻单体蓄电池之间通常采用导线连接,因此会造成在蓄电池盒内部导线交叉放置,杂乱无章,而且导线容易脱落等现象,如果出现蓄电池内部极柱发热的情况时,导线正好在极柱上方会造成蓄电池短路和着火。
如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 103943979 A,于2014年7月23日公开了一种蓄电池专用连接线连接结构,包括线束本体,线束本体包括导线和导线外部的绝缘层,线束本体端部固定有连接铜片,连接铜片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上拧有紧固螺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端部设有凸缘,所述的连接铜片在所述凸缘内侧上设有两片扎紧箍扎紧在绝缘层外壁上,所述的连接铜片在凸缘的外侧设有两片导线夹紧片夹紧线束本体端部的导线,所述的连接铜片与线束本体固定位置外部包裹有绝缘保护层,该专利解决了连接铜片容易从导线上松动、脱落的问题,但是由于导线比较细长,在蓄电池盒内部交叉,不能有效解决蓄电池在极柱发热的情况下短路和着火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蓄电池铜连接片,该铜连接片能将单体蓄电池串联起来,连接紧密,不易松动,安装和拆卸比较方便,而且可以根据所要连接蓄电池正负极之间的间距来调节铜连接片的长度,使铜连接片在蓄电池盒内部始终保持最短的距离,不会在蓄电池盒内部交叉,保证了蓄电池盒内部连接的整齐性,有效解决了蓄电池在极柱发热的情况下短路和着火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蓄电池铜连接片,包括位于中间的连接片和位于两端的两个连接头,所述的连接片分为左段和右段,左段底部设置两条滑轨,相应地,右段底部设置两条与滑轨相配合的滑动条。铜连接片的主要作用是连接相邻两块蓄电池,使它们串联成为一个电池组,铜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更好地传输电流,是作为连接片的优选材料,铜连接片为薄片状,由连接片本体和位于两端的两个连接头组成,连接片用于传导电流,连接头一端与一块蓄电池的正极端子相连,连接头的另一端与另一块相邻蓄电池的负极端子相连,连接头固定在蓄电池的正负极端子上。连接片分为左段和右段,左段底部设置两条滑轨,相应地,右段底部设置两条与滑轨相配合的滑动条,滑轨的尺寸比滑动条的尺寸大,使滑动条正好能卡接在滑轨内部,将右段的滑动条插入左段的滑轨中,就构成了连接片主体,可以调整右段在左段内插入的长度来调节连接片的长度。工作人员在连接两接线端子时,先根据两接线端子之间的距离来调整连接片的长度,若两接线端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则向外拉动滑动条,增大铜连接片的长度,若两接线端子之间的距离较小,则向内推动滑动条,将铜连接片调整至合适的长度,铜连接片在蓄电池盒内部始终保持最短的距离,不会交叉,保证了蓄电池盒内部连接整齐划一,避免了用导线连接两接线端子造成蓄电池内部导线错综复杂以及在极柱发热的情况下短路和着火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中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兴中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09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模组
- 下一篇:一种双极耳的锂电池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