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吹灰管密封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0551.4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8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邢飞;刘余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凯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3/00 | 分类号: | F23J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吹灰管 套管 炉墙 本实用新型 锅炉吹灰 后密封板 减震装置 前密封板 管密封 上套 锅炉 炉膛 安装方便 环形槽板 局部低温 密封问题 热利用率 制造成本 换热面 石棉绳 填充层 腐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吹灰管密封减震装置,它包括在炉墙(1)上穿设有套管(2),在套管(2)内穿有吹灰管(3),在吹灰管(3)与套管(2)之间设有一段由一组石棉绳构成的填充层(4),其特征在于:在炉墙(1)外侧的套管(2)上套设有后密封板(5),在炉墙(1)外侧的吹灰管(3)上套设有前密封板(6),所述的后密封板(5)与前密封板(6)通过环形槽板(7)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廉等优点,还解决了吹灰管与炉膛的密封问题,提高了锅炉热利用率,避免了锅炉换热面局部低温腐蚀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在线脉冲清灰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锅炉吹灰管密封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在燃煤锅炉、生物质锅炉、余热锅炉等诸多锅炉中,由于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极易附着在锅炉换热管表面,目前多采用在线脉冲式爆燃吹扫积灰,吹灰管通过炉墙伸入到炉膛内。由于爆燃吹灰时,吹灰管的振动很大,如图1所示,目前吹灰管与炉墙之间都采用软密封的方式,来减轻吹灰管2对炉墙4的振动传递,而在施工中,由于吹灰管与套管的间隙小,炉膛侧又没有阻挡,密封石棉绳不能塞的饱满,运行时炉膛侧是负压,造成空气大量的进入炉膛,一方面造成换热效率下降,另一方面清洗炉膛时,混合了炉灰的积水会残留在石棉绳3一侧的吹灰管2与套管1之间形成腐蚀层5腐蚀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锅炉吹灰管密封减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锅炉吹灰管密封减震装置,它包括在炉墙上穿设有套管,在套管内穿有吹灰管,在吹灰管与套管之间设有一段由一组石棉绳构成的填充层,其特征在于:在炉墙外侧的套管上套设有后密封板,在炉墙外侧的吹灰管上套设有前密封板,所述的后密封板与前密封板通过环形槽板连接在一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填充层的一端端面与位于炉墙内的套管一端端面在同一平面内。
所述环形槽板的截面为弧形。
实用新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廉等优点,还解决了吹灰管与炉膛的密封问题,提高了锅炉热利用率,避免了锅炉换热面局部低温腐蚀等问题。特别是由于后密封板、前密封板、环形槽板都是薄板,且环形槽板位于前后密封板之间,从而使得由后密封板、前密封板、环形槽板以及填充层形成的腔体有一定的在三个方向弹性变形余地,减少了吹灰管振动对炉墙的传递。同时也减少了吹灰管对炉墙的振动传递,为锅炉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锅炉吹灰管密封减震装置,它包括在炉墙1上穿设有套管2并焊接固定在一起,套管2一端位于炉墙内另一端为于炉墙外。在套管2沿轴向内穿有吹灰管3,在吹灰管3与套管2之间间隙处设有一段由一组石棉绳构成的填充层4。所述填充层4的一端端面与位于炉墙1内的套管2一端端面在同一平面内。使得炉墙内侧的套管与吹灰管之间没有空间造成混合了炉灰的积水或冷凝水残留,从而避免了对吹灰管的腐蚀。
在炉墙1外侧的套管2另一端端部上套设有环形后密封板5,并将二者焊接在固定在一起。在环形后密封板5一侧的吹灰管3上套设有前密封板6,并将二者焊接固定在一起。
设置一个环形槽板7,所述环形槽板7的截面为弧形。环形槽板7一侧槽壁与后密封板5的外圆面焊接固定在一起,另一侧槽壁与前密封板6的外圆面焊接固定在一起。所述环形槽板7的槽底沿吹灰管3的径向向外鼓出。所述的填充层4、后密封板5、环形槽板7以及前密封板6之间形成有一个腔体8。
所述的后密封板5、环形槽板7以及前密封板6均是具有一定弹性的板材制成,所形成的腔体在三个方向具有一定弹性变形余地,减少了吹灰管振动对炉墙的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凯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凯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05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站锅炉灰渣在线测量系统
- 下一篇:湿法脱硫防腐蚀烟囱及烟囱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