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甩油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40312.9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7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吴谷生;陈东湘;周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裕丰紧固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5/00 | 分类号: | B04B5/00;B04B9/02;B04B7/00;B04B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伍传松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甩油 挡油板 内腔 本实用新型 油桶 上端面 旋转座 底盖 缸体 桶体 开口 缸盖 电机传动 镂空 接油槽 台锥形 下部壁 下端面 壁面 倒料 下端 电机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甩油设备,包括缸体、甩油桶以及电机,缸体包括内腔、台锥形的挡油板以及设置在内腔底部的旋转座;挡油板的一侧与内腔的下部壁面固定连接,挡油板的另一侧下方设置有接油槽;内腔的上端面设置有缸盖,旋转座与电机传动连接;甩油桶包括桶体以及桶底盖;桶体包括镂空的壁面、上端面以及下端面,下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桶底盖覆盖在第一开口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甩油设备,具有倒料方便并且甩油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甩油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冷镦完毕的螺母紧固件上附着有不少润滑油,润滑油的存在会使得后续处理工艺出现杂质进而导致质量下降影响生产,且润滑油在冷镦中可以重复利用,直接浪费会使得成本上升,因此需要通过甩油设备来回收再利用,目前常采用的回收设备甩油收集不完整,设备上也容易沾油,通过人工收集时易沾留在衣物上,并且紧固件通常较重,一般的上端开口倒料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倒料方便并且甩油效果好的甩油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甩油设备,包括缸体、甩油桶以及电机,缸体包括内腔、台锥形的挡油板以及设置在内腔底部的旋转座;挡油板的一端与内腔的下部壁面固定连接,挡油板的另一端与设置在内腔底部的接油槽对接;内腔的上端面设置有缸盖,旋转座与电机传动连接;甩油桶包括桶体以及桶底盖;桶体包括镂空的壁面、上端面以及下端面,下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桶底盖覆盖在第一开口上。
优选的,桶底盖一端与第一开口铰接,桶底盖另一端通过活动拉杆扣合在第一开口上。
优选的,上端面以及下端面均设置有通孔;活动拉杆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以及第三支杆,第一支杆以及第二支杆分别与第三支杆的两端夹角连接,第三支杆依次穿过两个端面上的通孔,第一支杆架设在上端面上,第二支杆架设在下端面上。
优选的,桶底盖设置有楔块。
优选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开口。
优选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个吊环以及倒V形的吊杆,吊杆两端分别与两个吊环连接。
优选的,桶体内侧设置有加强柱。
优选的,加强柱之间设置有连接杆。
优选的,桶底盖设置有加强筋。
优选的,接油槽的横截面呈半口形,接油槽设置有漏油嘴。
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甩油设备通过设置缸体、甩油桶和电机,通过缸体上的挡油板将甩油桶甩出的油导入下方的接油槽中,并通过在内腔上端面设置缸盖,使得润滑油回收方便且不飞溅;通过在甩油桶上设置第一开口,并设置桶底盖封住第一开口,方便甩油完毕的紧固件直接从底部释放,避免了将笨重的甩油桶倾斜从上方取料,倒料方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部件甩油桶的三维示意图;
图3为部件甩油桶的正面剖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裕丰紧固件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裕丰紧固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403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卧螺离心机
- 下一篇:离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