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运用于轻钢房屋墙体空调穿管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839610.6 | 申请日: | 2017-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0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 发明(设计)人: | 汪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抚州市恒强达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00 | 分类号: | F16L5/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郭显文 |
| 地址: | 3441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管 外管 内固定环 内套管 外套管 限位环 本实用新型 墙体空调 轻钢房屋 外固定环 穿管器 空调管 管套 相等 内管外表面 空调安装 外固定 原有的 蚊蝇 穿过 空调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运用于轻钢房屋墙体空调穿管器,涉及空调安装领域,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包括外固定环和外管,所述外固定固定连接外管,所述内套管包括内固定环和内管,所述内固定环连接内管,所述外固定环内径与外管内径相等,所述内固定环和内管内径相等,所述外管内径等于内管外径,所述内管外表面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外径等于外管外径,所述限位环内径等于内管内径,所述限位环贴近内固定环。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空调孔外部和内部分别安装合适的外套管和合适的内套管,外套管和内套管相互连接,再将空调管从管套中穿过,空调管与管套直接没有空隙,组织蚊蝇进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安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用于轻钢房屋墙体空调穿管器。
背景技术
空调包括内机和外机,内机和外机之间通过管道连接,连接管道时要在墙体上打孔,将管道从墙体上的孔穿过去,墙孔边缘较锋利,如果直接将管道从墙体上的孔穿过去,不够密封,容易进蚊蝇,而且空调管从原有的墙孔穿入容易刮到空调管,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运用于轻钢房屋墙体空调穿管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运用于轻钢房屋墙体空调穿管器,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包括外固定环和外管,所述外固定固定连接外管,所述内套管包括内固定环和内管,所述内固定环连接内管,所述外固定环内径与外管内径相等,所述内固定环和内管内径相等,所述外管内径等于内管外径,所述内管外表面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外径等于外管外径,所述限位环内径等于内管内径,所述限位环贴近内固定环。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固定环朝向外管方向设有多个墙钉,所述内固定环朝向内管方向设有多个墙钉。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管和内管内表面均光滑。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均是由PVC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空调孔外部和内部分别安装合适的外套管和合适的内套管,外套管和内套管相互连接,再将空调管从管套中穿过,空调管与管套直接没有空隙,组织蚊蝇进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其中:1-外固定环;2-外管;3-内固定环;4-内管;5-限位环;6-墙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根据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运用于轻钢房屋墙体空调穿管器,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包括外固定环1和外管2,所述外固定1固定连接外管2,所述内套管包括内固定环3和内管4,所述内固定环3连接内管4,所述外固定环1内径与外管2内径相等,所述内固定环3和内管4内径相等,所述外管2内径等于内管4外径,所述内管4外表面设有限位环5,所述限位环5外径等于外管4外径,所述限位环5内径等于内管4内径,所述限位环5贴近内固定环3,所述外固定环1朝向外管2方向设有多个墙钉6,所述内固定环3朝向内管4方向设有多个墙钉6,所述外管2和内管4内表面均光滑,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均是由PVC制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空调孔外部和内部分别安装合适的外套管和合适的内套管,外套管和内套管相互连接,再将空调管从管套中穿过,空调管与管套直接没有空隙,组织蚊蝇进入。
使用过程:首先将外套管从墙体孔外侧插入,然后将内套管从墙体孔内侧插入,内套管的内管4插入外套管的外管2中,且外管4连接限位环5,将外固定环1和内固定环3上的墙钉6插入墙体上,完成管套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抚州市恒强达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抚州市恒强达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96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