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起重机轮式行走支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38002.3 | 申请日: | 201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9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殷冲;郭柏树;赵海;周强;刘强;马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抚挖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9/08 | 分类号: | B66C9/08;B66C9/10;B66C9/14 |
代理公司: |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李壮男;李兴华 |
地址: | 113126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腿 悬挂驱动装置 支承装置 支腿油缸 起重机 底座 转动 本实用新型 道路适应性 小回转支承 悬挂 底座连接 独立调节 分解运输 工况调整 轮式驱动 起伏路面 驱动主机 狭窄路面 销轴铰接 圆形底座 铰接点 并拢 拆卸 均布 坡路 支承 转场 主机 挤压 轮胎 行驶 | ||
1.一种起重机轮式行走支承装置,包括底座(1)和与底座(1)连接的四个支腿,其特征在于:四个支腿均布在圆形底座(1)四周与底座(1)通过销轴铰接及接触面挤压相连接,四个支腿分别为右前支腿(2)、左前支腿(3)、左后支腿(4)和右后支腿(5),每个支腿都可绕各自铰接点轴线相对底座(1)进行旋转,在每个支腿上均设置有支腿油缸(7)和多个轮式悬挂驱动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轮式行走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腿与底座(1)通过各自的连接机构连接,以左前支腿为例,左前支腿(3)上的连接机构包括双层连接板(3-1)、下销轴(3-2)、下箱体(3-3)、内凹圆弧板(3-4)和连接夹板(3-5);底座(1)上的连接机构包括外凸圆弧板(1-1)、上销轴(1-2)、上箱体(1-3)和单层连接板(1-4);底座(1)上的单层连接板(1-4)插入左前支腿(3)上的双层连接板(3-1)内部,并利用纵向设置的下销轴(3-2)铰接;中间部位,筒型的上箱体(1-3)的下表面与下箱体(3-3)的上表面直接接触挤压,以此来承受底座及其上部结构的重量;在连接位置的上部,底座(1)上横向设置的外凸圆弧板(1-1)顶靠在左前支腿(3)上的内凹圆弧板(3-4)上,两圆弧面直接挤压接触;同时,在连接位置的顶部,纵向的上销轴(1-2)穿过外凸圆弧板(1-1),插入连接夹板(3-5)中,使两者铰接,上销轴(1-2)与下销轴(3-2)为同一轴线,连接完成后,左前支腿(3)能够绕上、下销轴(1-2、3-2)的轴线相对底座(1)进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机轮式行走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式悬挂驱动装置(6)是液动独立悬挂驱动装置,通过小回转支承(6-7)与支腿连接,轮式悬挂驱动装置(6)组成部件包括行走马达减速机(6-1)、轮胎(6-2)、摆动半轴(6-3)、摆动臂(6-4)、悬挂臂(6-5)、悬挂油缸(6-6)、小回转支承(6-7)、小连杆(6-8)、转向臂(6-9)和转向油缸(6-10);其中,行走马达减速机(6-1)安装在轮胎(6-2)的轮辋上,可驱动轮胎转动;两轮胎间通过摆动半轴(6-3)连接在摆动臂(6-4)末端;上方的悬挂臂(6-5)通过小回转支承(6-7)连接在各支腿底板上;悬挂臂(6-5)下部铰点与摆动臂(6-4)铰接,两者中间设置有悬挂油缸(6-6);悬挂油缸(6-6)两端铰点分别安装在摆动臂(6-4)及悬挂臂(6-5)上,通过悬挂油缸(6-6)的伸缩,带动摆动臂(6-4)绕铰接点相对悬挂臂(6-5)摆动,进而实现轮式悬挂驱动装置的高度调整;悬挂臂(6-5)顶部的转轴穿过小回转支承(6-7)及支腿底板,与安装在支腿内部的小连杆(6-8)铰接,小连杆(6-8)的另一端铰接在转向臂(6-9)上;而转向臂(6-9)另一端则与支腿铰接,转向臂(6-9)中部与支腿间安装有转向油缸(6-10),转向油缸(6-10)的伸缩可以带动与之相连的转向臂(6-9)进行摆动,进而带动小连杆(6-8)来推动悬挂臂(6-5)的转动,实现了轮胎的转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抚挖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抚挖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8380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